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臺灣之交通》封面
《臺灣之交通》封面

《臺灣之交通》

文/曾昱儒/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作者:王洸
出版社:海運出版社
出版日期:民國46(1957)年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戰事頻仍,臺灣的交通設施損失極大。光復後,政府漸次修復交通設施,使之恢復舊觀。1952年後,臺灣之經濟逐漸復甦,交通建設更隨之繼續發展,各項交通建設之成績已遠超日治時代。而王洸先生所撰之《臺灣之交通》一書,即在此背景之下產生。

  本書作者王洸(1906~1979年),字道之,江蘇武進人,為我國當代著名航政專家。先生早歲即在交通部服務,期間曾奉派赴美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水運,後歷任交通部航政司科長,漢口航政局長、長江區航政局局長及交通部航政司司長等航政要職。在海事教育方面,王洸曾在成功、政治、交通、海洋等多所大專學校擔任教授及講學。1962年,先生與航運界人士發起創設中華民國航運學會(現改為中華航運學會),出版航運文庫,舉辦各項有關航運業務講習班,並與中國文化學院合作,首創航運碩士班。在學術著作方面,先生著述甚豐,著有《中華水運史》、《海運學》、《水道運輸學》等40餘種,計二千萬言以上。

  1952年,王洸在中國地方自治函授學校教授「省縣交通」課程時,其中有「臺灣之交通」一章,敘述臺灣交通發展之歷史與現狀,其後配合臺灣交通之發展,並採集各方專文,酌予重寫。1957年,成功大學商學院新開「交通史」課程,邀王洸前往講授,曾選用該章內容為教材之一部分,又以交通專門名詞繁多,將該章譯成英文,以便對照閱讀。後因學生紛請另印單行本,始將該章中、英文集結成書。

  本書旨在敘述1945至1955年間臺灣交通之發展情形,其分為鐵路、公路、港口、水運、郵政、電信、航空等七部份,以下分別介紹之:
一、鐵路方面,除敘述工程建設、機具更新、運務等外,亦加敘臺糖鐵路之修復及營運概況;
二、公路方面,介紹工程建設、運務及監理站之設置;
三、港口方面,側重基隆、高雄兩港建設情形之描寫;
四、水運方面,以招商局、臺灣航業公司及民營行業等三部份來做說明;
五、郵政方面,著重敘述郵政設施、郵務及重要新措施之進展與實施;
六、電信方面,涉及電信機構及設備、電信網、國內外電話、電報及業務量之發展;
七、航空方面,則分為國內線及國外線兩方面進行論述。

  最後,本書對於光復後的臺灣交通發展有一概略性的介紹,使讀者對此時期之臺灣交通能有一基本的了解。在學術研究上,除為交通史研究之重要材料外,亦可做為經濟史研究之參考素材。

參考資料:
中華航運學會網站:http://maritime.org.tw/ ,2011年5月27日。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邱滿英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蕭碧珍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謝東勝 蔣美貞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