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恩榮坊
恩榮坊

金門陽翟恩榮坊與陳守素墓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筆者於民國61年當兵,抽中了「金馬獎」,分發金門金東師守海防。當時陽翟(舊稱陽宅)是金東師阿兵哥重要活動地區,補充生活物品、照相等,都會結伴而來。當年到過幾次,都是徒步由后扁經碧山而抵陽翟,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會山寺右側有座明朝陳禎「恩榮」坊,以及金東戲院附近有明朝「弘治壬戌」古墓。

  30多年前乍見恩榮坊,只「誥贈刑部員外郎陳禎」等寥寥幾個大字,少有雕飾,亦無對聯,且只有單面鐫刻,風格古樸,推測也許是明朝的牌坊。後來讀過相關史蹟書籍,果然與推測相符。陳禎是陽翟人,正德10(1515)年貢生,任官廣東長樂訓導,並無顯赫事蹟,身後建坊是以其子陳健的推恩之榮。據《金門誌》明代「封贈」:「陳禎,健父。歲貢。封刑部員外郎。」這是陳禎恩榮的建坊關係文獻。至於陳健,《金門志》則有他的傳記:「陳健,字時乾,號滄江;陽翟人。正德己卯舉人、嘉靖丙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四川司郎中;決讞鯁直,不阿上意,出知南安府,修《南安志》;郡人稱其總絜綿邈,持議宏遠。調廉州府,再知南寧;為政惟勤,撫綏不務因循。歸田後,課子孫崇祀,敦睦無間。及卒,許獬誌其墓。孫榮祖、榮選(府縣志、閩書)」。

  民國99年底,重訪金門,陽翟是我重要目標,尤其是會山寺看牌坊,街區尋明墓。記憶中的會山寺,應該穿過戲院廣場前巷道,右轉商店街直走。同行的金門之友,忽說應往戲院右後方坡路走去。上了坡一臉茫然,失去了目標,只好左轉逢人問路,路人遙指,仍與我的印象相符。不過,此路並未白走,坡下便碰上「弘治壬戌」碑亭,正是重訪目標之一。以前不覺得是墳墓,倒像遠離墓廬豎於村落的頌德碑。這回重睹,經其後代子孫整修,墓手重砌,已是十足墳墓造型。走近一看,上端「大明」二字,右側「弘治壬戌年誌」,弘治壬戌,即弘治15(1502)年,距今約500年。字跡仍清晰可辨;中間小字,刻劃還可以,只因花崗石斑點特性,看來有點斑駁,尚依稀能讀,茲錄如次:

  弘治壬戌年誌
    守素陳公
   陳門貞一李氏………墓
     行素陳公
     慈惠呂氏


陳行素名光澤,字慶元,是陽宅信房第十七世祖,即陳禎之父親,陳守素為陳行素堂弟,顯然是陳家家族墓,陳氏兄弟夫婦共4人合葬於此。

  寺前有條小路,現在鋪上石板,與記憶中的黃土路,落差不少;過恩榮坊便是路通碧山,再轉往后扁,碧山到后扁,曾走過的小路以及行軍官道,都歸荒廢,另闢新路。重訪會山寺、恩榮坊,恩榮坊已列入古蹟,拜重修之賜,寺、坊、路三者都經過整修,環境清雅;會山寺已經金碧輝煌,不復昔年的衰破之象。恩榮坊依然屹立,但添補了一些小構件,且經沖洗,苔蘚不存,少了一點古味,小路功能被附近外環道取代,成了自行車道,旁邊有「黃袍加身」的風獅爺,更襯托小村風光的古雅。

  陳禎有墓在黃龍山上,即金沙鎮浦山村浦邊與後宅兩聚落間,該墓居高臨下,坐山面水,為堪輿家眼中的「仙人覆掌」吉穴,建於嘉靖5(1526)年,前以對岸的蓮子山為案山,後倚太武山為背,據說是金門四大風水之一。陽翟陳墓有橫向的正身護牆及中央墓亭,護牆兩側伸出,形成「ㄇ」字形,與其子墓彷彿,堪稱金門重要明墓。

  會山寺不知崇祀何種神明,早年未特別留意,此次進了寺內參拜,亦不明所祀,隔著神龕玻璃,比丘造型,應類似臺灣各種祖師神像,最後在群英樓前與樓主陳富貴夫婦、傳真照相館老闆娘閒聊時問及,才知奉祀俗稱「佛公爺」的普庵祖師。據他們表示,佛公爺極為靈驗,民國61年之後,連這次已經是第3度修建。普庵祖師,又稱普庵禪師、印肅禪師,禪門臨濟宗高僧,生於宋政和5(1115)年,乾道5(1169)年圓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洪瑞豐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鍾達諸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林春綢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