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臺灣鄉土教育論》封面
《臺灣鄉土教育論》封面

《臺灣鄉土教育論》

文/徐國明/本館整理組替代役男

書名:臺灣鄉土教育論
作者:姜琦
出版社:臺灣書店 印行
出版年月:民國39年12月第一版

  權力無所不在:這不是因為它有著把一切都整合到自己萬能的統一體之中的特權,而是因為它在每一時刻、在一切地點,或者在不同地點的相互關係之中都會生產出來。
――Michel Foucault(1926-1984)

  關於1950年代因應官方文藝政策所萌生的「反共文學」,在當前臺灣文學論述的趨勢中,已多受批判和檢討。然而,在這樣「從政治戒嚴到戰鬥文學」或是「政治主導文藝政策」的歷史定位上,仍有學者試圖從中開創出另一種審視的角度,像是王德威就認為,反共文學「是一種文字的宣傳攻勢,也是一種文字的猶豫失落;它的誇張,來自它的焦慮。……他(她)們不斷的在紙上重回鄉土、追憶過去,歸納各種可能的因素,解釋眼前的困境。」(註1)藉此,王德威提醒我們必須在反共文藝創作熱潮的背後,發掘其更深刻的歷史因緣與心理狀態。

  事實上,接連著二二八事件(1947)、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8)與六四事件(1948-1950)所整肅而成的社會高壓狀態,整個50年代彷彿呈顯出一種荒茫、蒼涼的時代氛圍。尤其,在政治高度敏感的監控下,流離失所、血肉犧牲的「異鄉人」焦慮與悲痛,如何讓身處於這個時代的作家,必須面對在政治信仰與個人性情之間,尋求兩者得以協商的難題,甚至於如此崩毀、撕裂的心理創傷,更結痂為失樂園式的集體潛意識,汲汲於將眼前所觸及的歷史現場,予以合理化。然而,我們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反」共與「復」國的時間辯證向度,究竟要如何「贖回」中國正統的歷史?而國民政府在播遷來臺後的空間(國土)損失與位置移動過程,又要怎樣重溯/重塑安身立命的源頭?

  因此,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我將從《臺灣鄉土教育論》一書來微觀地思考、探討,官方反共、懷鄉的意識形態是如何滲入當時的「臺灣鄉土教育」之規劃裡面。並且,在中國/臺灣的空間對照與角力關係下,國民政府如何於臺灣島嶼內部協商、開闢出另一個「代表中國正統的臺灣鄉土」,藉此繼續追憶著過去,以及虛構(不)可預見的光明未來。

  作為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審的「國民文庫」書籍,自然需要擔負「闡揚我國固有文化,以宏宣三民主義為依歸」的官方政策立場。尤其,《臺灣鄉土教育論》作為該文庫十大分類裡面的「心理建設類」(註2),就清楚透顯出它想要經由鄉土教育的規劃課程,來改造、重塑臺灣學童或民眾對於「何謂鄉土」的認知,正如當時的教育廳廳長陳雪屏,於該書〈序言〉當中所提出的「鄉土」內涵之對立操作:「從心理學的解釋,愛鄉是基於自我與環境的調和及對一切熟知者的關念……從另一方面來看,共產國際是無祖國的,他們認為愛鄉愛國是落伍的封建思想,寧可使故鄉和祖國赤地千里,生靈塗炭。」藉此,我們不難發現50年代以「臺灣鄉土化」作為教育理念基礎的時代背景,其關鍵目的可能還是在於作者姜琦在〈自序〉中,特別闡明的「徹底地以三民主義為依歸來建設一種三民主義的鄉土教育(略稱『三民主義教育』)」,亦即「反侵略、反極權之教育」,藉以防堵共產主義的赤化波潮,水淹至臺灣。

  明確地說,《臺灣鄉土教育論》的內容主軸,可分為〈上篇 臺灣鄉土教育問題之商榷〉與〈下篇 鄉土教育之理論〉兩個部份。前者,是以「怎樣使臺灣教育祖國化」作為姜琦在思考「如何改編當時國民學校用國語課本(讀本)」的商榷問題;至於後者,則是欲透過西方鄉土教育理論的梳理,來討論「各省市搜集或編輯地方教材辦法」的五項選材標準(註3)。而該書對於「鄉土教育」的闡釋,在某種程度上,也抨擊、批評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教育策略――狹義的臺灣鄉土化和日本歷史化――欲藉由鄉土教育的精神改造來蒙蔽臺灣本島人效忠「皇國」,還有建構自身作為順良「皇民」的身份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姜琦在書中更著重於討論「中國人」一詞如何適用於臺灣的鄉土教育,也不時反駁國語課本內的「我們都是臺灣人」這句話。而他提出的立論有兩方面:其一,姜琦指正了日本人類學者所提出的「臺灣原住民族為菲律賓遷來的馬來民族」之論述,他認為千餘年以前,臺灣已有中國人的足跡,本來就隸屬於中國的版圖,並且,他還認為需要教育山地兒童明白、釐清其自身為炎黃子孫,因而提出「凡寄居於臺灣區域內之一般人民,都可以稱之為『中國人』」的「同胞論」。其二,姜琦考量到來自中國各省份兒童的身份立場,認為不宜編入「我們都是臺灣人」於國語課本中,應該改用「我是中國人,你是中國人,他也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要愛中國」等語句,才切合臺灣鄉土教育的原理。

  因此,筆者認為透過《臺灣鄉土教育論》及其出版的歷史意義,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關於「鄉土教育」題材的揀選標準,不只是「抗戰建國」與「反共抗俄」的官方意識形態而已,倘若我們仔細地從當時的背景脈絡來思考的話,在國共內戰(1945-1949)甫結束的國際冷戰情勢下,《臺灣鄉土教育論》書籍內容中所論及、認知的「臺灣鄉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其實是反共抗俄的堡壘,以及民族復興的根據地。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廣為人知的「鄉土教育」或「社區總體營造」這些積極推廣深入愛鄉、愛土的政策,更不脫自50年代以來在全球冷戰結構下,為了監視共產主義和毛派勢力所編造出的鄉土教育及農村治理方案,以便阻絕共產主義於基層的發展(註4)。藉此,我們可以透過五0年代推行的臺灣鄉土教育,深掘出當前已被過度消費、詮釋的「臺灣鄉土」,另一個滿佈衝突、角力與協商的全球冷戰位置。


註1: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頁145。

註2: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審委員會所編輯的「國民文庫」,其分期編印的十大分類為:(一)關於國民修養者;(二)關於國策政令者;(三)關於固有文化者;(四)關於現代知識者;(五)關於美術文藝者;(六)關於心理建設者;(七)關於倫理建設者;(八)關於社會建設者;(九)關於政治建設者;(十)關於經濟建設者。

註3:這五項選材標準依序為:(一)足以代表本鄉土之特質者;(二)與社會有重大關係者;(三)與抗戰建國有重大關係者;(四)與生活有密切關係者;(五)有關管教養衛最重要之部分者。

註4:鍾秀梅,〈新保守主義幽靈在農村――回應「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中國時報》,2009年4月5日。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歐素瑛 總 編 輯 :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趙麗卿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謝東勝 黃啟泰 鍾達諸 林春綢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