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陳寅園老師蒞館演講「我所認識的謝省躬神父」
陳寅園老師蒞館演講「我所認識的謝省躬神父」

臺灣文獻專題系列演講:我所認識的謝省躬神父

  本館配合「謝省躬神父鏡頭下的早期臺灣社會影像史料特展」,於本(101)年6月5日(星期二)下午2時至4時,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舉辦專題系列演講,邀請陳寅園老師主講「我所認識的謝省躬神父」。

  陳寅園老師係鹿谷鄉廣興國小主任退休,曾與謝神父相處長達40年之久,邀請陳老師來親自敘述神父的生活點滴及長期在鹿谷無私奉獻的善行義舉,實更為傳神並令人無限感懷。

  陳老師首先表示,由於謝神父喜歡四處幫人拍照,因此整理歷年來拍攝的各類珍貴影像,已然彙集成為一部鹿谷生活史話。特展開幕當天所贈「四十六載身居鹿谷土地,五千圖影心懷吾鄉人情。」對聯(目前張貼於展場),正是向大家介紹謝省躬神父的最佳導言。由於演講的時間有限,陳老師只能挑選幾個重點,來述說謝神父對鹿谷鄉無盡的愛。

  民生方面:當謝神父看到鹿谷鄉民挑著沉重的山產趕赴竹山早市叫賣,但往往一擔沉重的春筍,只換來一頂大斗笠和一頓午餐。為改善鄉民的經濟狀況,神父出錢出力開路、修橋進行最基礎的交通建設,最先開通廣興到鳳凰的產業道路,即『二突仔路』。當爭取到員林客運通車時,居民從此往來有車代步,山產運輸有車載送,生活改善良多。自此,村民無論是不是教友,對神父由衷感謝,都稱他為『咱神父』;為解鄉民只能飲用山泉水之不便,除在廣興挖掘深井二口及秀峰挖掘淺井一口外,再開放教會內的井水供村民取用;為解決村民如廁的困擾,特別在教會旁土地上蓋一棟公共廁所(內含六間廁所及一小便池)供居民使用;由於當地前往公墓的小徑難行,得知有出殯隊伍因滑倒而使棺木摔進水田的窘境,不僅出錢拓寬道路,還特地定製一副抬棺用的桿棒,以便喪家使用。

  教育方面:深信運動的孩子不會變壞,除了出錢出力並聘請教練到學校教導,並推動全鄉棒球運動,成效卓著。更將廢棄墓地自費整地作為球場之用,雖因縣府打算要收回土地蓋國民住宅而作罷,在當時鄉長邱正義的據理力爭下,轉作興建圖書館之用地,嘉惠鄉民的效益實更加遠大;其他如贈送學校西洋棋,並編列預算購買獎品辦理棋藝比賽、資助沒錢繳交註冊費的學童上學、頒發獎學金鼓勵認真讀書、關心學生吸毒問題,建請學校老師檢查學生書包是否有違禁品…等種種作為,均令人津津樂道。

  救苦濟貧慈幼方面:不限教友,長期發放衣食物品。為避免協助者有私心而產生不公平等現象,都親自分配物資,而且注意到態度上不讓受贈人產生被施捨的感覺;為照顧普遍營養不良一到六歲的兒童,推動兒童營養補救方案。神父除向國外福利機構申請奶油、麥片、奶粉等物資分發外,因評估質量還不夠,另外再自費購買魚肝油、維他命加入,每週分發一次。更為掌握實施成效,神父還親自一一幫兒童過磅,製作紀錄比對;憂心有兔唇缺陷小朋友的未來幸福,主動出錢讓他們去醫治矯正;鄉人都誤以為急症沒錢就醫時,凡經由神父推介到虎尾若瑟醫院醫治者,即可免費,那知醫藥費都是從主教給他的生活費中慢慢扣款償還的。據說直到神父回美國前,都尚未還清欠款。

  影響鹿谷鄉經濟環境方面:為幫助鄉民脫離貧窮的生活,神父苦口婆心不斷地鼓吹及教導鄉民儲蓄互助的觀念與作法,終於在民國55(1966)年1月9日,鹿谷與秀峰兩地分別於上、下午成立了儲蓄互助社,對於日後促進鹿谷鄉的經濟發展,發揮宏大的效益。陳寅園老師特別以自己為例,當初也是受惠於儲蓄互助社,如今才擁有房產安身。

  更深一層的愛:有一次警察抓到偷竊神父物品的小偷,請神父前來指認以便結案。但神父為給誤入岐途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便告訴警察說東西是他所贈與的。此舉雖讓很多人不敢苟同,但神父堅信要救人的靈魂前,先救人的肉體;有一個攜械的逃兵,本向神父索取盤纏準備亡命天涯,經神父用心不斷勸導後,竟轉而自動投案;神父還把僅有的舖蓋毛毯轉贈一位要到外地唸書的學生禦寒,自己卻只蓋著幾件舊衣服睡覺;宛如父母對待子女般,有時還為逗留在教堂的小孩把屎、把尿和餵奶。

  純真與崇高的情操:神父的生活費都委請傳道師到臺中主教處領取,有一次啟封後發現領回的數目與往常不同,堅持退還多出來的金額。俟後得知是主教考量物價上漲而主動調升,方才欣然接受;神父發現幫他煮飯的歐巴桑,怎麼好久都沒來結算伙食費,得知係歐巴桑沒去商店購買麵粉、牛奶…等食材,而是自行取用以貧戶名義申請來的救濟物資使用之故,不禁有點生氣的告訴歐巴桑,救濟物資不是給神父的,千萬不可再去取用;神父自奉儉樸,沒有冰箱、電視、電話…等電氣用品及彈簧床,唯一的奢侈嗜好就是抽國產新樂園香煙及喝咖啡。由於生活費大多擠壓去濟助他人,當買不起香煙時,常先向雜貨店賒帳因應;神父曾榮獲地方至中央政府多次表揚,民國69(1980)年榮獲全國好人好事表揚,但神父總認為自己沒什麼大功勞,而從未出席頒獎典禮接受表揚。

  演講結束前,陳寅園老師滿懷感傷與不捨的簡要陳述神父感人的一生:謝省躬神父,1906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民國92(2003)年辭世,享年98歲。1926年時加入美國天主教外方傳教修會(瑪利諾會),於1935年晉鐸後,因惦記著一位廣西梧州華僑的高中同學,因此申請到廣西傳教。中國大陸淪陷後,曾遭共產黨囚禁長達3年之久,肋骨也被打斷三根。幸賴教廷和國際組織營救,方才死裡逃生重獲自由。在香港短暫休養療傷之後,堅持前來臺灣繼續傳教。自民國45(1956)年抵達鹿谷起,一直奉獻服務鄉民長達46年,直到90多歲高齡時,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哄騙返回美國終老。鄉民為感念謝神父的無私奉獻及彌補他無法埋骨鹿谷的遺憾,民國101(2012)年時,特別打造一座謝省躬神父銅像,鐫刻著「高山景行,則堪永銘;愛被鹿谷,長懷其人。」來表示永恆的懷念與感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鐘登崇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陳惠芳 林志祥 黃淑惠 邱滿英 張家榮 謝東勝 蔡麗卿 蔣美貞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