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風箏
風箏

風箏

摘自《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臺灣有句俗俚:「九月九,風吹滿天哮」,臺灣因季節風盛,除了農曆九月之外,也有「二月風吹試春風」、「三月三,風吹放嘎搆(到)唐山」的說法。舊時除白天之外,也有在夜間放風箏之俗,施放前先在風箏上點香或掛一盞小燈,昇空後,點點星火或浮或沈,非常美麗。

  放風箏的時間所以強調節令性,原因在於放風箏受限於季節與氣候的影響。宋朝以後,春季放風箏已成定例。清明節前後,城鎮居民多於城外空曠處放風箏。宋人高承《事物紀源》中把紙鳶列入「歲時風俗類」,即因風箏已有了明確的節令性。清代仍盛行在春季放風箏,大觀園人物放風箏的時節亦在仲春。與中國北方風俗不同的是南方各地常有秋季放風箏的習慣,福建省內即多取九月初九重陽節放風箏。臺灣與福建較近,放風箏之俗相差不遠。

  中國關於風箏最早的記載見於南北朝,各時代風箏名稱不盡相同,大致有:紙鳶、風鳶、鷂子、風鷂、紙鷂、紙鴟、紙鴉。都借用了飛禽的名字,由此推知最早研製風箏者大約是受鳥的啟發。最早的風箏多用於軍事、通訊、測量、宣傳,其放飛原理與製作技術均不為一般人所知。唐代晚期因有人在紙鳶上設置了琴弦,遇風發聲,聲響如箏鳴,始有「風箏」之稱。後來五代時還有人在風箏上裝置竹笛。但當時風箏仍未普及,不少人對之仍有恐懼之心。風箏得以普及並成為娛樂器具是在五代以後。宋代時風箏方得以全面普及,風箏的生產製作已職業化,銷售管道也建立起來。據宋代有關風俗的記載表明,於清明節期間放風箏逐漸形成風俗。

  瓦片風箏是民間自製風箏中最普及的一種,俗稱「屁股簾」。只需三根竹條即可製成骨架,其中兩根交叉在方紙上,另一根橫置頂端成弓形,下端架三根帶狀紙尾。瓦片風箏的出現在風箏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顯示了風箏的成熟與普及,而且證明了人們對風箏放飛原理的深刻理解,充分表現在運用簡單的造型與結構上。清代風箏在數量、品質、花色品項上均達到歷史以來最高水準,風箏已成一門專業手工藝技術。風箏的設計、製作更注重美學意義,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肖形風箏。清代早期放風箏就帶有「放晦氣」的寓意,可以「把病根都帶了去」。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地區仍保持的放風箏可以「放走晦氣」的觀念,把風箏放入高空後剪斷牽線讓風箏隨風飄走,象徵著把不吉利、災禍與疾病送走。有些地區還認為風箏是年景的標誌,在立春日,風箏飛得越高,這一年的年景越好。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石瑞彬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蕭碧珍 黃淑惠 邱滿英 張家榮 林承彬 王嵐渝 謝東勝 蔣美貞 洪明河 張麗玲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