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明新書院 文昌帝君牌位
明新書院 文昌帝君牌位

臺灣書院與文昌帝君信仰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約聘研究員

  遠古的人們,無論東方或西方,夜裡對著一望無際的滿天星斗,往往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分別加以命名,賦予各種功能,於是紫微垣的文昌六星,成了讀書人崇祀的對象,後來又結合梓潼令張亞子仕晉戰歿的故事,而成為「司人間祿籍」的文昌帝君。

  清朝嘉慶6(1801)年,朝廷將文昌帝君頒入祀典,在國家祀典的帶動下,而使文昌帝君信仰達到最高峰;孔廟之外,文昌帝君信仰不僅延伸到書院,甚至再深入到民間的社學,其教化的神職功能,反而凌駕孔夫子之上。

  在清朝教育體制下,孔廟兼具了學宮角色,廟堂內並享先聖先賢作為從祀,這種學校內祭祀空間的設計,其目的在使儒生於讀書之外,去接近聖賢,於潛移默化之中變化氣質,而收到薰陶之效,使有為者亦若是。書院的祭祀空間,向來只祭祀先賢,不敢祭祀先聖,這是因官設儒學崇祀孔聖,為國家定制,民間不得擅自建廟祭孔,即使是書院也不能冒瀆、僭越,以示本分。

  臺灣自清領之初,就有書院的建立,以康熙23(1684)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所建「西定坊書院」首開其端,至光緒21(1895)年割臺,文獻可考的書院多達60餘所,這些書院規模不一,甚至設置目的也不盡相同。官方色彩愈淡,與文昌帝君崇祀愈為密切,道東書院為朱子祠是特例。

  臺灣的書院崇祀,主要可分兩個層次,官方色彩濃厚的府、廳、縣正規書院,多以宋儒朱文公(熹)為主祀,以文昌帝君為配祀,此因臺灣的書院制度承襲福建書院制度而來,閩南又為朱熹過化之地,所謂「閩中大儒以朱子為最,故書院無不崇祀,海外亦然。」(語見鄧傳安撰「新建鹿港文開書院記」)。如淡水廳明志書院「中為講堂,後祀朱子神位」、澎湖文石書院「前祀程、朱五子,後奉文昌帝君」、鹿港文開書院「中祀徽國朱子文公,兩旁以海外寓賢八人配享」……俱是。

  屬於民間性質的書院,其主祀往往與官方書院相反,即主祀文昌帝君,朱熹則成為配祀,甚至只是居於聊備一格的地位而已,但也有極少數例外。如南投義學藍田書院,據曾作霖所撰碑記,可得知初建時「中祀文昌帝君,後祀徽國文公朱子」,北投義學登瀛書院,雖乏文獻可考,檢視現存規制,也是中祀文昌帝君,朱文公只是象徵性的神牌,地位不如藍田。

  此外,屬於社義學,社學性質的書院,如明新書院、興賢書院、磺溪書院,也都主祀文昌帝君。另有若干號稱文祠的廟宇,有讀書儒士藉以作為敬業樂群、以文會友的場所,所結文社,有時也有稱為書院的例子,如文炳、超然等書院。清代臺灣與民間關係密切的義學、社學、文昌祠,並崇奉文昌帝君為主神,也都有書院的名稱,三者之間,其實仍很難作一明確的區隔。

  科舉時代,讀書人十載寒窗,夢寐以求的,不外乎金榜題名、袍服榮身,而司人間祿籍的文昌帝君,自然成了最受讀書人歡迎的神祇;每個廟宇主神之外,通常都會有從祀神的存在,文昌帝君也不例外,官建書院文昌帝君多屬從祀神地位,姑且不論,一般而言,民間書院(包括義學、社學或文昌祠)從祀神祇,不可或缺的有二,一為制字先師倉聖人,一為大魁夫子(魁星),其他如朱文公、朱衣星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金甲神等,隨各書院而異,其中較為罕見的是天聾、地啞二神,竹山文昌祠(碧沙書院)舊有奉祀,其他書院可能也有此二神,以防洩漏天機之故,天聾不能聽,地啞不能言,嚴防關節可想而知。

  清末結束了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傳統,文昌帝君功能既失,其信仰也每況愈下。近十幾年來,各項儼然為現代科舉的考試競爭激烈,祠宇冷落的文昌帝君,再度香火鼎盛,准考證影本放滿神桌,時髦的鳳梨蠟燭,照亮文昌殿堂,寓意聰明、能算、勤讀的蔥、蒜、芹,早已取代過去種種意義深遠的祭品,時代推移,能不慨然!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趙麗卿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蕭碧珍 黃淑惠 邱滿英 張家榮 林承彬 王嵐渝 謝東勝 蔣美貞 洪明河 張麗玲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