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安順鹽田圖
安順鹽田圖

邁向工業化的安順鹽田

文/顏義芳/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全力發展工業,作為工業重要原料的「鹽」用量遽增。但因通貨膨脹導致工資高漲,連帶也讓鹽業陷入萎縮的困境。面對鹽供應的需求迫切,臺灣總督府必須思考因應解決之道。此外隨著臺灣資本鹽田開闢的第二期計畫(明治39(1906)年至大正7(1918)年)之結束,舊式鹽業生產技術面臨必須進行改進的課題,專賣局為提升臺灣鹽的生產競爭力,計畫聚集雄厚的財團資本、引進新穎的生產技術、配合優良的精密設備、運用科學的企業化管理,從事更大規模的組織化生產。大正7年9月時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長賀來佐賀太郎提出「帝國鹽業政策」,就日本帝國(日本本土、朝鮮、關東州(中國東北)及臺灣)各地鹽田的面積、產量及成本概況,評估往後10年人口變化及鹼業等化學工業之發展,分析帝國整體之食鹽消費及工業用鹽之需求,以宏觀的態度比較未來鹽業發展之可能,認為臺灣鹽產能及效益是「天惠」的結果。

  為配合此一政策趨勢的發展,臺南廳長枝德二氏乃提議臺灣總督府當局在安順建造「新鹽田」。此提議獲得臺灣總督府的認同,乃由日本內地之財團、企業家與本島臺灣人共同集資250萬圓,於大正8(1919)年7月16日在安平成立「臺灣製鹽株式會社」,從事鹽田的開發建設。鹽田位置是在安平內海之北方(距離臺南市區西北方約17公里處)即安順四草地方,現為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大正8(1919)年11月共獲得318甲餘的開設許可,大正9(1920)年申請擴增面積為353甲餘,其範圍含蓋安順、馬祖宮、海尾寮。而為防範海水的侵襲於鹽田的南方,乃由臺灣總督府籌資建造長達1,400間(1間距離為1.8公尺)的外堤,並在其中間即鹽田的中心位置設倉庫,而為便於運輸更鑿掘運河來搬送運鹽。安順鹽田的內部構造,在當時可謂是全臺灣最進步的鹽產地。其所生產的鹽是由鹽田先經軌道運送至儲鹽倉庫堆存,再從倉庫直接轉移至舟船上運銷販賣。

  事實上安順鹽田的建設工程於大正8(1919)年9月正式開工,大正9年5月土堤的基本架構漸次成型,鹽田內部的工程進展亦隨之順利完成。但是5月、7月、9月的季節性暴風雨及海水漲潮嚴重破壞堤防,導致鹽田內部也因而損毀慘重。由於安順鹽田是當時鹽業邁向進代化的重要工程,因此立即於10月重新動工,至大正10年4月初便已開始部分製鹽,6月外圍堤防亦告竣工。但受到「間知石」及「咾咕石」市場價格高漲的影響,僅能小部分使用上述石頭作為堆積材料,其他大部分都改採用板柵作為施工材料,此舉可謂是先進變通的工程方法。此外為便於出入,在堤防內側更修築臺階,以備不時之用。而安順鹽田比其他鹽田較為先進的部分,尚有在堤防外圍種植五腳樹、茄萣樹及草皮,以作為堤防保護之用。

  安順鹽田東半部獲得許可後,便立即變更設計,僅設大蒸發池、小蒸發池及母液溜,並在安平埋設鐵管以方便採取滷水送往煎熬鹽工場使用。但因工程有所延遲,至大正11(1922)年2月方能送出22度左右的滷水。東半部的採鹽面積共有136甲,由此處一年約可獲得22度滷水約46萬4千石 ,足可供應3,000萬斤煎熬鹽的原料,大正12(1923)年3月完成整體的工程,其開發成功的面積有東半部的採滷鹽田189甲餘及西部的天日鹽田(瓦盤式)164甲餘,共計354甲。

  安順鹽田開發以前,因周遭是為荒蕪的海埔,位處於偏僻的區域與民家有一段長遠的距離,因此多被作為魚塭使用。經開發建設為鹽田後,臺灣總督府為鼓勵人民積極參與,不僅給予8成的工資補助經費,更大舉建築百戶房舍以為誘因,來招募北門的製鹽者及其附近的居民遷移至此成為佃戶。此外在倉庫區附近也設置公學校,提供製鹽業者的子女有完善的教育機會。由於規模與設備均屬於先進的建設,因此當時日本皇太子裕仁於大正12(1923)年來臺灣視察時,臺灣總督府特別於4月21日安排其前往參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林承彬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黃淑惠 邱滿英 張家榮 林志祥 鍾達諸 謝東勝 林春綢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