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福建闈墨之題名錄
福建闈墨之題名錄

褫革廩生 東山再起-略記施菼受累與中舉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光緒14(1888)年,彰化發生了因土地清丈不公的施九緞事件。事件始末,俱詳吳德功著《施案紀略》。此一事件,牽累多人,其中鹿港紳士無端受禍有兩位施姓業主,一是貢生施家珍,一是廩生施藻修,雙雙因案而革去功名。施家珍是日據名詩人施梅樵之父,在臺灣巡撫劉銘傳下令緝拿之後,到處躲藏因而病逝於外地,施藻修卻在事平之後,改名施菼,捐貲取得監生身分,再參加鄉試,考取光緒19(1893)年癸巳科舉人,在清代科舉史上,算得上是奇蹟,惟奇蹟的背後,仍有少為人知的曲折。

  鹿港洪月樵《寄鶴齋詩話》曾論列施梅樵、施菼,前者曾簡要論兩施得罪當道事,說是:
「友人施天鶴,字梅樵;自少負作才。其尊人名家珍,以廩生喜交當途起家後,以無心與彰化令李嘉棠相失,卒亦以此破家。初,李嘉棠附和劉省三中丞丈田加賦事,銳欲見功,致闔邑洶洶。……其後,李治愈嚴,而暴徒圍城,以施九緞為首名;李遂誣施家珍、施藻修為嗾反之人。中丞下嚴檄二施,越海亡命,易貌、變姓名。久而事稍寢,藻修改名施菼捐監,中癸巳舉人;而梅樵尊人流離逆旅以死。」
施家珍、施藻修兩人「越海亡命」,換句話說是逃離臺灣,應該是回到泉州原籍,流亡期間才能獲得充分接濟。

  施藻修的改名、納監及中式鄉試,頗具傳奇性。據《寄鶴齋詩話》記載,施藻修自少負才名,許多富家爭相提親,最後選擇與阮姓結婚。施藻修少年時,便才氣縱橫,門徒如雲,每年所獲束脩、廩餼甚豐。少年得志,而「性傲睨,不喜交長官」。因彰化知縣李嘉棠聚斂,曾在大庭廣眾,指斥其失;故李嘉棠恨之入骨,遂成為遭禍的導火線。

  避難期間,施藻修有感於清初著名學者韓慕廬(菼)也因受累而遭革衣衿故事,遂改名「菼」,字悅秋,也兼取《詩經》「毳衣如菼」之義。按《詩經》國風有「大車」章:「大車檻檻,毳衣如菼。」毛傳:「毳衣,大夫之服。菼,鵻也,蘆之初生者也。……服毳冕以決訟。鄭玄箋:「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而決男女之訟。」可知此一改名,除取同病相憐之意外,仍隱含有陳冤待雪的期待。

  施菼早以文才馳名,經過褫革功名的無妄之災,改名納監,仍積極參與科舉考試,終於在光緒19(1893)年癸已科福建鄉試揚眉吐氣,考取第14名舉人。臺灣的同榜舉人,另有彰化縣洪謙光、苗栗縣謝維岳、新竹縣李師曾、臺灣府林文欽等四人。考取舉人後的施菼仍回到鹿港定居。不料兩年後的乙未割臺之役,山河變色,迫使他走上籌防抗日之途。當光緒21(1895)年7月,日軍攻破苗栗之後,徐驤等義軍退守臺灣府治(今臺中)。比鄰的彰化為中路重鎮,乃由施菼、貢生吳德功、貢生吳景韓等設籌防局,以備抗敵。

  古人說:「大廈將傾非一木所能支」,況且書生談兵,倉卒之間,可能也是一籌莫展。思慟子的《臺海思慟錄》記當時情形說:
「時屯防統領鄭榮辭去,以署彰化縣羅樹勛、副將廖世英分領其軍。……儲銀僅七千餘兩,不敷一月之餉,急集紳士孝廉施菼、施仁思、侍衛許肇清、貢生吳景韓、吳德功等設籌餉項。……設籌防局,令施菼等駐局中籌款。諸紳尚踴躍從事,然杯水車薪,大有岌岌不敷之勢,而布置不能少疏也。」
可見籌防局的窘境,設局功能,籌銀大於籌防。7月9日,日軍繞道臘沙坑,攻入彰化縣城。施菼不得已也內渡而去,《寄鶴齋詩話》說:「當時建議抗敵諸君,如臺南許南英等、鹿港施仁思、施菼等,亦多堅守不移;至兵臨城下,始潔身內渡。」可作為他離開臺灣的註腳。

  施菼娶妻阮氏,當為今和美阮姓家族。日據初期,因岳母逝世,再度回到彰化,弔喪之外,訪友話舊,是最大收穫。他長鹿港名士洪棄生(洪月樵)12歲,洪形容說:「然平生殊愛才,長余十二歲,折輩行以訂交。」,兩人這次見面,傷心慘目,「大有城郭為墟、人物烏有之痛;然畏禍,不敢形之紙墨。」臨別,和韻四律,錄存詩話,云:
相逢一嘯海天秋,樽酒難消百斛愁;虎口餘生容我返,鯤身腥氣至今留。風琴雨管成春夢,犵鳥蠻花付醉眸。昔日衣冠知己在,此行端不算空游。
生成屈、賈好才華,跼促猿駒莫怨嗟!未許龍泉輕出匣,且探牛斗暫浮槎!田疇北處非長計,洪皓南歸是故家。旗鼓中原如有意,錦標待建赤城霞!
大名海外競推君,班馬香濃到處薰;眼有千秋排俗論,身經萬劫出奇文。詩情送我春江水,客路懷人日暮雲;吟篋肯同孤棹返,故園風景重榆枌?
一葉輕舟快往還,多勞親舊苦留攀;曾傳避地居東海,其奈移文畏北山!犬馬有心依故主,風塵何處覓仙寰!多慚擊楫中流去,欲把清談濟險艱。

  臺灣科舉史上,生員考取舉人大為不易,即使在保障名額的政策之下,仍是粥少僧多,很難出人頭地。施藻修才氣縱橫,「自經、史、百家皆淹通條貫,績學為一方最。少年制藝工王、尤體。」(洪棄生語)因此很早便取得廩生功名,不料文章憎命,科場並不如意。施九緞抗租案,使他褫革廩生,幾乎斷送前途。事件稍緩之後,改名施菼,捐納國子監生,竟然一舉成名,可能為清代臺灣僅見事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