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鑑古知今-臺灣古文書學會十周年會員收藏展」海報
圖1:「鑑古知今-臺灣古文書學會十周年會員收藏展」海報

「鑑古知今-臺灣古文書學會十周年會員收藏展」特展開幕

展覽時間:103年4月12日至6月29日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3樓蓬萊鄉情特展室
開幕典禮:4月12日上午10時

  「鑑古知今-臺灣古文書學會十周年會員收藏展」特展開幕典禮,12日上午10時,於本館文物大樓1樓簡報室舉行,由本館劉副館長澤民主持,蒞臨貴賓雲集,有臺灣省政府黃啟修組長、南投縣政府代理縣長陳志清副縣長、立法委員林明溱服務處黃書杭主任、南投市公所陳炳池專員、臺灣民俗文物協會王明和理事長、彰化縣民俗文物學會李俊澄理事長、臺南縣民俗文物研究學會蔡瑞頒理事長及藝文界先進參與。

  臺灣古文書學會即將邁入10周年,本次舉辦「臺灣古文書學會十周年會員收藏展」,是以推廣服務做為慶祝邁入10周年系列活動的開端。

  本次展覽以「鑒古知今」為主軸,透過古文書與古文物來呈現傳統社會生活運作的實況,期能具體而微地呈現臺灣傳統社會生活的各種風貌。

  展覽的內容分為數個區塊,其一為「學會發展歷程」,特別展出臺灣古文書學會創會當時所有會員仿照古文書格式簽立之契約,並蓋上手印的原件,以及首任理事長梁志忠先生提供之蓋上三個手印之乾隆42(1777)年房裡社書契,象徵三人成眾,心甘情願推動古文書交流之初衷。

  其二為「古文書中的常民生活」,古文書常做為日常生活的紀錄與憑證,如土地買賣典押契字、合同、憑單、執照、鬮書、帳簿、信札、族譜、聯庄庄約、借據等,甚至官方的諭示、信照、書狀等。例如極為罕見的同治13(1874)年,淡水分府「刑部題定驗屍圖格」,包括仵作驗屍後具結報告等。這些古文書契具體反映出民間社會常民生活的真實面貌,也提供後人瞭解和探究清代臺灣不同階段的社會網絡、政經體系及人際關係的變遷過程與特色。

  古文書衍伸的生活器物展示,如「業主收租箱籠」內含筆、墨、紙、帳加上版印,隨收隨印,業佃兩便,照見先民的智慧與巧思。上下手契數量龐雜,於是將其抄成一冊,是為契抄,便利檢閱。甚至契書格式範本,以利照抄使用。各式戳記無論作為官方的證明,或是作為個人的信記,也豐富了古文書內容的可讀性。

  其三為「古文書中的平埔族」,透過古文書研究探討臺灣平埔族社群組織、社域分佈、族群關係、地權演變與歷史變遷等課題早已成為臺灣歷史研究上的顯學。古文書中的平埔族群均有其特定地域與姓氏姓名,為探討其社會組織的重要線索,直至清末,仍可見平埔族人典賣土地或收取地租的書契,可知平埔族群及其地權並未完全消失。本次展覽特別將平埔族相關書契整理集中,以見證平埔族群在清代臺灣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其四為「古文書中的家族」,土地書契為古文書的大宗,土地買賣的背後則為個人與家族,因此,古文書常見證家族與地方開發的關係,或是家族的消長過程,常見的如土地買賣的上下手契、鬮書、族譜與契抄,甚至祖先畫像、家族照片等,都在這次展示呈現。除此之外,古文書中的人身契紀錄了人生遭遇的轉折,有因家族繼承原因而過繼、螟蛉或是招贅者,或是乞求神明庇蔭平安而為神明契子女,甚或因家貧而鬻子賣女,以及出妻等,娓娓道出了人生際遇的曲折。

  其五則為「字畫珍藏」,本次展出清代、日據與光復後不同時期書畫名家的作品,其中包含臺灣首位文學博士、228事件中遭難之林茂生書寫的對聯,以及謝琯樵、鄭鴻猷、楊草仙等書畫珍藏,都是平日難得見到的真跡。

  古文書是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特藏之一,文獻館持續致力於古文書蒐藏、出版、推廣研究,目前典藏古文書約19,000件,並出版專書14種,是中部地區藏量最多,亦持續數位化及辦理研討會等,以推廣研究。本次展示,展現學會會員推廣古文書典藏、整理與交流的成果與熱誠,期望能結合官方及民間學會力量,來推廣古文書的保存與研究風潮,推動民間珍視文獻的風氣;更期盼能藉此吸引更多之公、私收藏,公諸於世,提供研究,分享資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