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
圖1︰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

埤南天后宮相關碑記

文/許淑容/本館採集組編纂

  臺東天后宮,清光緒皇帝曾賜「靈昭誠佑」匾額一方。該廟原建於現臺東市和平街(東禪寺),昭和5(1930)年因地震龜裂,遷至臺東市中華路一段現址。目前列為臺東縣歷史建築。

  臺東天后宮其建廟始於番漢衝突。在清朝治臺期間,民亂不斷,漢人方面,最為人熟知的「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代三大「叛亂案」。而「開山撫番」政策,則引起原住民反抗;其中,「大港口事件」、「加禮宛事件」、「大庄事件」對臺灣東部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大庄事件」正是臺東天后宮創建的由來。

  臺東市及卑南鄉舊稱「埤南」,地名源自卑南族語,因位在中央山脈另一方,又名後山。清同治13(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禎大力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分北、中、南三路進行,南路主要位於臺東縣境,由海防同知袁聞柝與總兵張兆連(張其光)負責,開通鳳山至卑南之路。光緒元(1875)年,設置卑南廳,廳治設於寶桑。中法戰爭後,臺灣建省,光緒12(1886)年劉銘傳任首任巡撫,於光緒13(1887)年奏請將卑南廳破格升為「臺東直隸州」,行政區域包括花、東兩地。「臺東」一名首見於官方文字。

  光緒14(1888)年6月,發生花東縱谷地區的原住民抗清事件「大庄事件」,又稱「卑南番亂」、「大庄平埔番亂」等。劉銘傳全臺清賦政策,進行丈田給單、繪造圖冊案等工作,後山土地清丈,魚鱗圖冊編造及完繳單費偶有糾紛,官民之間時有嫌隙。據《劉壯肅公奏議》「埤南叛番圍攻廳治派兵解圍摺(十四年七月十六日臺北府發)」:「竊臣於光緒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接據統領後山鎮海後軍總兵張兆連、署埤南同知陳燦會稟:埤南附近呂家望社……前已就降,仍出殺劫…。六月二十五日,該社忽勾結埤南轄境大莊諸化番七百餘人,焚劫大莊民宅,除寄居之粵人外,概被殺戮,並戕殺分防營彈壓營弁暨委員雷福海等,率黨趨埤南,焚殺數十里,圍攻廳治,並偪攻張兆連軍壘。…叛番眾至四千餘人,圍攻埤南鎮,焚殺男婦百餘人,全臺大震。」(《劉壯肅公奏議》,頁224)其後,由臺北派提督李定明以威定輪,臺灣鎮總兵萬國本自將中營鼓輪前往,連番轟擊,重圍始解。並合援兵先勦呂家望叛社,北洋大臣復派海軍統領丁汝昌以頭號大鐵甲輪船,自船轟發藥彈入社,戰事始緩。其分戰經過於《臺東州采訪冊》及《臺灣通志》(埤南勦番案)俱有詳述。北路一路攻至花蓮港,南路圍攻卑南廳署,除原來粵籍、平埔族人外,東部縱谷地區各庄社的阿美族、西拉雅平埔族、漢籍墾民都加入戰局。平亂後,查拿訊辦名單即包括水尾社通事張兆輝、陳宗獻(均係廣東人),大庄總理甲首杜興房、劉榮等,及璞石閣(花蓮玉里)、客人城(宜蘭北成)、加早宛(臺東長濱)等地原住民「匪首」。

  張兆連鎮海後軍,所部不及三百人,與同知陳燦苦守十七日,援軍踵至,始解重圍,當時官兵焚香禱祝,乃有驚無險。於是,光緒15(1889)年,提督張兆連等人為感恩媽祖靈顯相助,率先捐出養廉銀倡議建廟。次年春動工,光緒17(1891)年完成。

  本館於民國47年採集碑文摹製拓本,共有4碑。其一為光緒17(1891)年3月「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記載大莊民變、天上聖母神蹟,及天后宮興建經過。其二為光緒17(1891)年3月「新建埤南天后宮捐題碑記」記載項各界仕紳、百姓籌募經費狀況,其碑文:「謹將新建埤南天后宮各捐款錄列於左,計開:記名提督軍門統領福建臺灣鎮海後軍等營兼統各路屯兵營勝勇巴圖魯張,捐庫平銀捌百兩。欽加提舉銜調署臺東直隸州正堂即補分府宋,捐七二庫洋陸拾兩。管帶左營李得勝捐…、接帶左營張升桂捐…、管帶前營後元福捐…。中營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左(營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管帶南路屯兵…、接管南路屯兵…、管帶埤南屯兵…、管帶海防屯兵…。署恆春營遊府…、文案處高爵、陳炳熙…、南路(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海防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埤南(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銀…」。官兵捐款興廟,反映出大莊事變後,當地屯兵與各路布署聯繫關係。其三為光緒17(1891)年12月「新建埤南天后宮高山平埔各社捐題碑記」,記載原住民各社正副社長與總副通事及住民的捐款紀錄,在官方弭亂後,建廟捐獻原住民族亦參與其中,顯露某種微妙的氛圍。其四為光緒18(1892)年5月「埤南天后宮置產碑記」,天后宮購置田畝壹拾伍甲,年收租谷壹百四拾餘石,以為廟祀酬神費用,並將各賣主原契據、佃戶姓名、田產坐落、應納錢糧、徵收租稞、包承甘結,一一刊列,其拓本曾收錄於本館《明清碑碣選集》。

  該廟於34年及63年重修,為地方信仰中心。目前石碑重立,但已斑駁。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