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義賊廖添丁》封面
圖1:《義賊廖添丁》封面

廖毓文的鄉土名著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現在的學生,想要認識臺灣,除學校課程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管道,如校外教學、網路搜尋以及各種動態活動。但五十年前的年代,要想認識臺灣,可就沒這麼容易了,尤其是鄉下的孩子。當年市面上流通的幾種廖毓文通俗著作,卻是很不錯的了解臺灣初步讀本,也許不少人有此相同感受。

  同學之間,流傳最廣的是《臺灣神話》,將臺灣各種與神明的傳說,以生花妙筆彙編成書,同時也介紹相關廟宇,讀者認識臺灣民間信仰,也認識臺灣歷史民俗,很容易吸引年輕學子,藉由此書而對於神明與移民有些粗淺認識。稍後又有一本《臺北城下的義賊》,寫的是廖添丁故事,於是認識臺灣的下限,又拉到日據時代,甚至知道書中的一些人名與地名。稍後,又有更具傳奇性的《臺灣三大奇案》(林投姐、周成過臺灣、呂祖廟燒香)與《謝介石與王香禪》兩書,視野更為廣闊。

  以上四書作者「廖毓文」,本來不知何許人。年紀稍長,讀過一些雜記,才知廖毓文其實就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廖漢臣,聽過老一輩同事說,廖漢臣因在公家機關服務,寫書交由出版社出版,並定價販售,可能會惹來麻煩,就以化名避嫌了,在文獻會的著作,才使用「廖漢臣」之名。廖漢臣是臺北人,明治45(1912)年4月出生於艋舺,最高學歷是「上海同文書院肄業」。民國37年6月1日,臺灣省通志館正式成立,首任館長是林獻堂,林忠為副館長,同7月21日,延攬廖漢臣進入了通志館,職稱為「協纂」,民國65年,自省文獻會退休。

  廖漢臣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服務期間,除了職務上的《臺灣省通志》撰稿,也參與了幾個縣志的纂修,但這些方志篇章,循著一定凡例綱目撰寫,很難發揮個人特色,文獻會出版品之中,勉強稱的上是暢銷書只有一本小書《臺灣的年節》,仍遠不如民間版的廖毓文四書火紅。

  廖毓文四書,許多人賴以領進了臺灣史的大門。其中最容易買到的是《臺灣神話》與《臺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兩書讀者眾多,有不同出版社不斷再版,甚至改變書名,如刪除「臺北城下的」五字,直接稱為《義賊廖添丁》。另外兩書,則稀如鳳麟,《謝介石與王香禪》一書,據說出版之後,因涉及家族隱私,遭到抗議,可能不再發售,以致很難買到。《臺灣三大奇案》則因後來有人據此基礎改編,加上「瘋女十八年」,另成《臺灣四大奇案》,後來居上,廖著《臺灣三大奇案》退岀市場,很難見到其書。

  有人說早年的省文獻會,是個臥虎藏龍的機關,無論政治、經濟以及學術、文學,都不乏佼佼之士。廖漢臣以撰寫臺灣民間通俗讀物而聞名,至今仍備受肯定,值得推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