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臺中音樂家蔡秋淋(1907-2004)所做〈新年到〉詞曲手稿(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103a-061)
圖1:臺中音樂家蔡秋淋(1907-2004)所做〈新年到〉詞曲手稿(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103a-061)

恭喜發財談拜年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春節將屆,春節俗稱過年,有句俗話說:「大人亂操操,囡仔愛年兜」,傳統農業社會,從臘月的送神開始,便逐漸進入歡度新年的氣氛,開始為過年而忙碌。除了除夕的圍爐之外,新年的重要行事,便落在初一至初五這五天。初一大清早開始,「拜年」之聲,首先帶來年的氣氛,親友相見,互道恭喜,「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各種助賀之聲不絕於耳,有首歌詞說:「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最能反映拜年氣氛。

  傳統的拜年,其實仍有許多繁文縟節,尤其官場酬應以及大戶人家,都很重視此一習俗。明中葉文人陸容的筆記曾記:「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所言固然是實況,但他又有深入觀察:「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真是一針見血。官場交接既多,勢必無法一一躬親前往拜賀,於是發展出一種代賀的方式,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傭僕持名刺代往」,可知其俗由來以久,直到清朝時代,依然如此,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

  現在的名片,古人稱之為名刺,一律紅色印刷,且很大張,因此「使傭僕持名刺代往」,便是用這種大紅名刺,再寫些吉祥賀詞。又因傭僕身分見不到主人,只能在大門張貼了事。大書法家于右任有個與此相關的故事傳誦藝壇。光緒29(1903)年于右任於25歲考上舉人,次年春,赴開封應禮部試,不料所著《半哭半笑樓詩草》,突被清廷以「倡言革命大逆不道」罪名革去舉人,並嚴加通緝,後得同鄉長輩李雨田救助,始能脫險前往上海。據他事後回憶,當逃離開封之際,經過某大宅邸,見貼了許多賀年名刺,於是靈機一動,全部撕下收存,路上逢人盤問,便出示冒充,終於脫離險境,這是近代關於拜年的著名掌故。

  至於臺灣的拜年掌故,最為膾炙人口的,莫過於大龍峒舉人陳維英向業師鄭用鑑拜年的故事。鄭用鑑為竹塹進士鄭用錫之弟,曾掌教明志書院,終身教學不倦。鄭用鑑拜年的故事,陳維英少年時代曾拜鄭用鑑為師,終身執弟子禮,每年初一至初五,必定親自登門拜年。當年從大龍峒到竹塹,往返最少三日,中途必有一宿。陳維英每次經過老師所居的街口,必定下轎步行,拜完年離去,仍步行一段路,才敢上轎,尊師重道,出於至誠,令人敬佩!

  從前的傳統社會,每年春節,很多人必須循著禮俗,到處拜年,包括親戚、上司、生意夥伴等,當然更要準備禮品,極為勞累,因此政府也一再倡導拜年簡化。目前有可考且得較早期文獻,為民國46(1957)年1月1日,為內政部公告了「簡化拜年辦法」,各方紛紛響應,自副總統陳誠及張群、俞鴻鈞、張道藩、張厲生、洪蘭友等知名人士,更進一步製訂「簡化拜年公約」一種,再透過臺灣省政府全面推廣,請各方響應、簽名支持。近年春節的年味逐漸淡化,拜年也跟著日漸簡化,先有機關團體團拜的出現,稍後又倡導電話拜年,目前更流行網路及手機簡訊拜年,與時俱進,傳統年俗結合新穎科技,省時省錢,值得推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行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編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蕭碧珍、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