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青斗石公、母石獅
圖1:青斗石公、母石獅

典藏品介紹:青斗石公、母石獅一對

文/ 俞惠鈐 / 本館採集組助理研究員

品名:青斗石公、母石獅一對
年代:清道光年間
材質:青斗石
尺寸(公分):公獅(含底座)高133寬50深95 (不含座)高93寬50深72
       母獅(含底座)高129寬50深95 (不含座)高92寬50深68
說明:
  石獅子是臺灣傳統的石雕藝術品。臺灣民間大宅院、廟宇門前,常設置有公、母石獅一對,除具有鎮守、辟邪、驅魔的民俗意涵外,亦有建築裝飾作用。

  本件館藏青斗石坐姿公母石獅,就外觀造型言,公獅大而母獅小,獅面方型、圓眼寬鼻,獅頭、獅背線條雕琢轉折柔美的捲螺紋,獅頸垂掛鈴鐺,獅臀後大尾巴朝上揚起,獅爪明顯。公母石獅側向對望,公獅呲嘴張口,嘴內含一小圓球,前爪繫彩帶繡球,母獅閉嘴露齒,胸前抱小獅逗弄戲球,象徵父慈母愛的倫常美德,該神情姿態栩栩如生,我們不禁要讚賞臺灣石雕技藝匠師深奧之功力,竟能使「石」變成有「情」的民俗文化工藝創作品。就技法而言,屬圓體雕及透雕,由整塊石材雕成,再鏤空雕出綵球及含於口中之石珠。整體渾厚、穩重、紮實、繁複的風格,令人讚嘆鬼斧神工之妙。

  獅子就來源及文獻記載而言,東漢章帝章和2(84)年安息國王獻獅子,翌年,月氏王獻獅子,和帝永元13(101)年安息國王獻獅子,順帝陽嘉2(133)疏勒國王獻獅子年;明萬曆23(1595)年李時珍說:「獅子出西域諸國。」;相傳「釋迦佛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明萬曆44(1616)年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釋迦以獅子勇敢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辭海:「獅子不產於中國」。就名稱而言,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在中國大陸,獅子有兩種名稱,即狻麑(後改麑為猊-印度語音譯)和師子(後改師為獅-月氏語音譯)。漢朝通西域,由印度南方的獅子國傳入,故稱「獅子」。

  就擺放位置而言,在宮殿、寺廟、佛塔、橋樑、府邸、園林、陵墓等,以及印鈕上都會看到,一般左雄右雌,符合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理。石獅子的擺放,從大門裡出來,左雄獅右雌獅,從門外進入時,左雌獅右雄獅。若大門裡外都有一對石獅子,門的內外兩側左邊是雄獅,右邊是雌獅。

  就造型而言,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特徵,漢唐強悍威猛,元朝身軀瘦長有力,明清較為溫順,且雕刻幾已定型,《揚州畫舫錄》略以:「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繡帶、鈴鐺、旋螺紋、滾鑿繡珠、出鑿崽子。」;另還有明顯的地域特色,中國大陸北方石獅外觀大氣,雕琢質樸;南方石獅更顯靈氣,造型活潑可愛,雕飾繁多。

  就民俗文化意涵而言,獅子為看守門戶的吉祥物,且與文化相融合。《北京形勢大略》認為:「石者實也,獅者思也,言思前人創業後人守成之不易也。」;作家龍應台《百年思索》「從石獅子出發」文中提到:「中國沒有活生生的獅子,所以廟前畫裡、鑼鼓陣中的獅子是走了樣的獅子。然而走了樣的獅子並不是謊言,因為它是圖騰,既是圖騰,當然就無所謂走樣不走樣……。」;而獅子腳踏繡球,嘴裡含球,有祈「求」進入,引申含意是「賜(獅)求(球)」,又「獅子一吼,萬獸俱驚」,獅為百獸之王,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另獅與師同聲同音,母獅抱小獅,寓意太師少師,象徵高官厚祿仕途如意之特殊意義。因此,獅子圖騰人們認為其具有避邪、鎮社稷、討吉祥的功效。

註:
一、周代官制,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大與太、少與小,音義類似,大小獅同時出現在文物上,代表太師少師。
二、青斗石:主要的產地是在大陸,早期隨先民自大陸運來,屬色澤帶綠的玄武岩,又稱青草石;地質上學名為輝綠岩。硬度高,紋理細,石質厚實,耐風霜,因此,在建築與雕刻石材上堪稱上品。臺灣鹿港龍山寺、金門石敢當等均有此石。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