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光緒年間發放的佾生執照
圖1:光緒年間發放的佾生執照

逢孔誕‧話佾生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中秋節一過,接著登場的是孔子誕辰的祭孔大典。現代的祭孔,一年一度,都在孔誕當日舉行。但清朝時代的祭孔,則是每年兩次,即俗稱的春秋二祭,都有固定的日子,康熙《臺灣府志》(高拱乾編):「每歲春秋二仲,以上丁日致祭先師孔子。」所言春秋二仲,指的是仲春月與仲秋月,也就是陰曆二月與八月。上丁日,指的是該月的第一個丁日,依古代用干支計日之法,每十天就會遇到一個丁日,每月會有三個丁日,春秋第一個丁日,舉行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當中,最受到矚目的是佾舞。佾舞分八佾舞與六佾舞兩種,八佾為八行八列,共六十四名。六佾為六行六列,共三十六名。臺灣因孔廟露臺較小之故,只能跳六佾舞。跳佾舞者,稱為佾生。古時的佾生,全由男性成人擔任。目前各地佾生,則大都由國小學童擔任,早期清一色是男生,後來逐步形成男女生合舞,可能是考慮到小學生舞姿優於成人吧!
  
  現代佾生由小學生擔任,無論是學校輪流(如彰化縣),或是固定學校承接(如臺北市大龍國小),佾生都是臨時編制,學校畢業,就不再參與。清朝時代以前的佾生,屬於固定編制,由各級儒學管理,發給「佾生執照」。從所見執照實物觀察,至少在清代乾隆朝,是由山東曲阜的衍聖公府核發。過此之後,也許人數太多,改由地方儒學發照,目前所見大都是這類。

  臺灣佾生服裝的演變,也是個有趣問題。除了日本時代被迫改變的日風服飾外,主要是明清之別。明制比較偏向於影劇常見的「古裝」,清制則是白長衣、黑短褂,外加瓜皮小帽的黑白長袍馬褂式。臺灣在戰後,北中南最具代表性的孔廟,包括臺北孔廟、彰化孔廟及臺南孔廟,佾生都使用清制服裝,這固然是繼承清朝的傳統,其實三廟在歷史上,仍有若干關聯。

  清代臺北城內舊有孔子廟,光緒8(1883)年,由臺灣道夏獻綸、臺北知府陳星聚及富紳林維源等籌建,佔地約七千坪。日治時期,因臺北都市計畫而拆除。臺北人士因而組織崇聖會,倡議重建孔子廟。大正14(1925)年2月8日,崇聖會在江山樓召開籌備會議,推選辜顯榮為議長。會中決議孔廟之土地完全委託董事籌設,由臺北鄰近地區捐款籌措,孔廟設計則參考臺南孔廟形式。臺北孔廟重建定案,即於2月15日在辜家大和行舉行董事會,會中推辜顯榮為「主理」,選定現今大龍峒廟地,並於大和行前設置建築事務所。廟地由陳培根捐獻約二千多坪,另由辜顯榮購田獻地一千餘坪。同年11月2日正式興工,至昭和3(1928)年11月24日竣工。重建的大龍峒臺北孔廟,基本上是彰化孔廟樣式的翻版,彰化耆老也有如是說法,並非當初會議決議的「參考臺南孔廟」,也許辜顯榮是彰化籍之故而作的改變吧?

  民國34年至56年,臺灣由北而南的孔子廟,佾生服裝仍維持黑白長袍馬褂式。57年以後,臺北孔廟佾生服裝改用明朝服飾,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大約同時(或者稍後),彰化以及其他孔廟也跟進使用,唯獨臺南孔廟仍維持不變,為臺灣唯一的清制佾生服飾,反倒是最具特色的佾舞。

  清朝重視儒學,視祭孔為重要祀典。佾生屬於常設編制,各學佾生又有原住民的保留名額,丁紹儀《東瀛識略》(1848年成書)說:「臺灣義學之外,又有社學,蓋仿楚、粵、滇、黔等省邊隅州縣設學延師教訓苗、蠻、猺、黎子弟之制,就歸化番社,設立社學,擇熟番子弟之秀穎者入學讀書,訓以官音,熟習之後,令其往教生番子弟,果能漸通文理,取入佾生。」原住民能歌善舞,推測也是入選佾生重要原因。

  科舉時代的佾生,有個小特權。他們如想參加秀才考試(歲、科試),不須經過縣試、府試兩個階段,直接參加院試,錄取機會大增。早年還在「拔智慧毛」時代,就筆者所知,彰化佾生還可分到一片祭孔豬肉。今日祭孔廢除牛、羊、豕三牢,佾生能分到的,只有一封「智慧糕」而已。古今變化劇烈,謹回顧舊俗,點綴佳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