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石敢當-1
圖1:石敢當-1

典藏品介紹:石敢當

文/ 俞惠鈐 / 本館採集組助理研究員

品名:石敢當
年代:待考
材質:花崗石
尺寸(公分):寬30高104深12
說明:
  本件館藏石敢當石材屬紅色花崗石,造型方面,於石材上陰刻「石敢當」三字,字痕深刻,上端凸雕獅虎紋,獅虎型突出,質感堅硬,威震四方,使邪煞不得任意侵犯。

  就歷史文獻而言,「石敢當」的文字,最早出現於西漢史游《急就篇》:「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唐顏師古注曰:「衛有石碏、石賈、石惡,鄭有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敢當,所向無敵也。」;宋代出土的唐大曆五年的石敢當上,刻有「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彰。」;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七載:「今人家正門適當巷陌橋道之衝,則立一小石將軍,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當』,以厭禳之。」;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石敢當似由商代『奠基』遺俗與後人穿鑿附會發展而成。唐代以前尚做為奠基器物,南宋末年轉變為辟邪物。」由此可知,石敢當最遲在唐、宋時期,已有驅邪止煞保障的作用。

  就傳說而言,流傳較廣的有:黃帝與蚩尤之戰(註一);姜子牙滅商紂建周朝(註二);泰山之麓有個名叫石敢當的人,因制伏妖精而名揚四方(註三)等說法。

  就設立位置與功能而言,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認為:「石敢當設立之處多為門前、巷弄的出入口、三叉路直沖處(即路沖)、河岸。」;臺灣民間習俗,凡是門前、巷弄的出入口、三叉路直沖處(即路沖)、村莊入口處、橋頭、河岸、池塘邊,沿海、山區、凶宅等都是不祥之地,容易招致鬼邪侵犯,在此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當三字,設法加以「破解」。因此,傳統的觀念石敢當主要在於鎮壓不祥、驅邪、鎮煞、永保合境平安。而金門房子密集,縱橫交錯,金門人為了怕被沖到,保護措施就是設石敢當,阻擋妖魔鬼怪的傷害。澎湖地處海中島嶼,終年風大浪高,秋冬猶甚,為防止海浪侵打,狂風肆虐,故有石敢當信仰,其數量也特別多。石敢當的功能也從最初的鎮壓不祥,演變成具有驅風、防水、辟邪、止煞、消災等多種功效。

  就民俗文化意義而言,石敢當是歷史悠久,分布廣,式樣多,且常見的一種民俗厭勝物(註四)。由於「添福氣、求平安」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求,石敢當成為民俗生活文化中重要的一環,除止煞、消災,更具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它-是臺灣民間信仰特有守護神、精神標誌。

  就製作禁忌而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生活篇(頁80):「冬至後的辰日或寅日,辰日為龍日,寅日為虎日。這些日子所建的石敢當最有威力。」;楊天厚、林麗寬《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石敢當豎立後,萬一遇到某種事故而倒塌,一般人不能碰觸或善意的將它扶起,必須請道士選擇吉日舉行儀式重新安置。」;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雕鑿石敢當有一定的程序及時辰,其儀式由道士主持,道士的法力須高過魔力,不然,驅魔不成,反受其害。」由此可見,石敢當的安置,需依照時辰(擇吉日)進行,並請道士作法、祭拜,即可鎮住邪煞之氣。

  就型式而言,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一座完整的石敢當係由碑頭、碑體、碑座及碑文等四者所構成。」碑頭有圓弧、平頭劍尖等式樣;碑體以矩形石版為主,尺寸依據…〈繪圖魯班經〉記載:「以高四尺八,闊一尺二,厚四寸,埋入土中八寸為準;碑座可有可無;碑文有「石敢當」、「泰山石敢當」、「泰山石敢當止風止煞」……等十數種…」;文字上或淺浮雕,或圓雕北斗七星、五行八卦、獅子啣劍、虎首、猛獸、阿彌陀佛等圖案;另有石塔式和木牌手繪等特殊形狀者。

  據西螺鎮公所書立紀念碑文記載及已故史學家林衡道先生考究證明,西螺泰山石敢當,高5尺6吋,清道光7(1827)年建造,昔日濁水溪氾濫,鎮民用來防患水災,祈求平安,是臺灣最大的石敢當。

註一:據傳蚩尤為禍人世,黃帝制伏不了他,女媧娘娘焠煉神石,於石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字,始收服了蚩尤。
註二:據傳姜子牙輔弼文、武二王有功,死後武王諡封為「泰山石敢當」,神權主執鬼門關道。
註三:據傳古時泰山之麓有個名叫石敢當的小伙子,因不怕鬼魅、英勇制伏糾纏員外女兒的妖精而名揚四方,員外不食言嫁女為妻,惟妖孽仍四處作祟,鄉民紛紛求石敢當驅邪解難,石敢當終日忙碌,聰明的妻子即在石頭上刻其名,立於求救者屋前鎮邪,爾後鄉民蓋房子,均先鑲嵌一塊「石敢當」,祈求安居。
註四:所謂「厭勝物」是具有「厭勝且制勝之物」。由於人們對大自然、未來的不可知,與對天災人禍的心理恐懼,大都祈求以有形或無形物件來避凶趨吉,石敢當的信仰,即是明顯的厭勝物。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