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桃仔園廳提出官廟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000047420020012)
圖1:桃仔園廳提出官廟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000047420020012)

日治初期桃仔園廳之官廟--昭忠祠

文/溫國良/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本期探討桃仔園廳之官廟--昭忠祠。(註1)
  針對民政長官明治36(1903)年2月25日民總第846號照會函,通知各廳調查其轄下官廟之三事項,即「建立之由來、建立以來迄今之沿革及目前之狀況」,桃仔園廳長竹內卷太郎於明治36(1903)年4月21日,以桃總第4099號之2函,回覆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如圖1~3)如次:

昭忠祠(海山堡大嵙崁街土名新南街)
建立之由來
  光緒十四年至十七年間,清國政府為合祀討伐生番於當時戰死之將校及隘勇、佃人等,以林維源為主規劃建立該廟,至光緒十七年落成。而該戰死者之遺體則葬於廟後。
建立以來迄今之沿革
  基於上述原由,創建以來每年二月、八月執行二回祭事;但自明治二十七年戰役以來,祭事自告中止,且戰死者因概屬清國兵士,故自日本領臺以來,其親戚、故舊等悉逃亡清國或戰死,雖湊巧於當地有隘勇、佃人等之家人;但此亦離散各處,遂無知曉戰死者之姓名者,自然廟宇荒廢,參拜者絕跡。
目前之狀況
  位於大嵙崁街新南街,廟宇之規模雖稍遺留宏大之觀;但屋頂及四周垣壁自不待言,連右房、左房亦皆殆乎毀損,別無所屬財產,修繕不得其費,漸次趨向荒廢。


社寺、廟宇等臺帳編號:
所在地:桃仔園廳海山堡大嵙崁街土名新南街
名稱:昭忠祠(廢廟)
祭神或本尊、祀人等:合祀戰死者之靈
建立年月日:光緒十七年
境內地建物名稱:
境內地建物棟數:
境內地建物坪數:
境內地坪數:○甲一分九厘四毛五系(註2)
境內地官地、民地之別:官地
所屬財產:登載於所屬財產臺帳第  號
氏子(註3)、檀家(註4)、信徒之數:無
例行祭日:無
住持或僧侶等:無
當作其他用途時:無
事由:因該廟荒廢,建物坪數欄中未能載入,故僅載甲數於境內坪數欄中。

註1:筆者曾發表〈日治初期宜蘭廳之官廟--聖廟〉於本館電子報第147期。
註2:即0.1945甲,約570.66坪。一甲十分,一分十厘,一厘十毫〔毛〕,一毫〔毛〕十絲〔系〕。一甲=2,934坪。
註3:讀作「うじこ」,意指祖神之後代、子孫,或出生地守護神所庇佑之當地居民。
註4:讀作「だんか」,即相當我所謂之「檀越」或「檀施」。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