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司命真君
圖1:司命真君

典藏品介紹:司命真君(灶神)

文 / 俞惠鈐 /本館採集組助理研究員

品名:司命真君(灶神)
年代:清
材質:樟木、漆線安金箔、粉彩
尺寸(公分):寬10高19深9
說明:
  灶神全銜「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道教稱「九天司命定福東廚煙主保灶護宅真君」,簡稱「司命真君」,俗稱「灶君」、「灶君公」、「灶王爺」、「灶王」、「護宅天尊」。玉帝敕號:「玉清輔相九天東廚司命灶王真君」;又號「東廚司命定福真君」或「九天司命護宅天尊」。不論何種稱呼,祂就是主掌「廚房和飲食之神」,另有監察民眾善惡與防備火災的職能。

  臺灣主祀灶君廟較知名的有新竹縣竹東五指山的「灶君堂」(或稱「雲光寺」、「上齋堂」),宜蘭縣五結鄉三興村灶君廟,陪祀灶君廟的有臺南鹽水武廟、三山國王廟等。

  灶君外觀形貌端正忠厚,可能因掌管「火」,又有許多好東西吃的緣故,臉容大都肥胖紅潤。本館典藏的司命真君神像,頭戴官帽,身著朝服(雙龍搶珠、方孔錢紋),容貌年輕斯文,清秀無鬚,神態自然,整體採圓體雕、漆線安金箔、粉彩的製作工法,具傳統工藝之美。

  灶君形象有女性與男性之說,文獻及傳說上的記載如:1.莊子《南華經》:「灶有髻」,晉朝司馬彪解曰「著赤衣、狀如美女」;2.道教指崑崙山上的一位老母,俗稱「崑崙老母」;3.《敬灶全書‧灶王經》:「雲種火老母」或「種火老母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所使用的尊稱);4.張單之說(註一):其為民間最普遍的說法;5.乞丐張宙之說(註二);6.玉皇大帝三子之說(註三);7.炎帝神農氏之說(註四);8.重黎之說(註五);9.蘇吉利之說(註六);10.臺灣鸞堂五恩主之說(註七):11.燧人氏之說:發明鑽木取火。

  就民間信仰而言,祂是監察、飲食、護宅、防備火災之神。
1.監察神:漢朝以後,灶君為五祀神之一,負責監察人間罪惡,掌握壽夭禍福。民間認為,灶神在舊曆年尾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告家家戶戶的善惡,所以每年歲末都要祭拜灶君,希望祂可以美言,招祥避禍。祭拜念詞:「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青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或:「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2.飲食神:祭祀灶神,感恩食物之來源。一般餐飲業視灶神為行業神。
3.護宅神:家宅神信仰,即五祀(門、戶、中霤、灶、行)守護家宅的五位自然神明,其中灶神受尊稱為「護宅天尊」。俗信庭院四周撒上灶灰,得以驅鬼避邪。
4.防備火災之神:古時在灶中燃薪燒火,頗具危險性,故視灶君為防備火災之神。佛教、道教念誦時,亦都將此功德迴向,防火保安康。

  就祭祀方式而言,每年農曆的八月初三是司命灶君的生日,習俗以素麵清茶祭拜。農曆年底廿三至廿五的送神日(又稱謝灶)(註八),用灶君圖像,或紅紙寫上「司命灶君神位」、「敬奉司命灶君」等字樣,貼爐灶祭拜;唐代《輦下歲時記》中則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的說法,是日聰明的人們,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塞灶神的嘴巴,讓祂「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正月初四接神日(只要在灶臺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灶君圖像即可),灶神將再度下凡,繼續監督民間的善惡。這樣有趣的習俗,從商、周時代流傳至今。

  就民俗文化而言,「灶」除了是對「火」的崇拜之外,也象徵家的興衰及財富的多寡,故很自然的成為民間祈求財富的神祇。清代《敬灶全書》說,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據說被灶神舉告者,大過減壽三百天,小過折壽一百日。因此,灶神從最早的主管伙食,演變為掌理禍福的保護神。

  就擺放位置而言,因屬道家神祇,最好供奉在廚房的南面,亦有朝東面者(所謂東廚)。昔日臺灣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民以食為天」幾乎家家戶戶灶上皆供奉灶神。

  灶君既是家宅神靈的代表,主要掌管凡間的飲食,並職司每戶人家一年功過善惡的司命神,實具規範人心的功效。

註一: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稱灶君:「名隗,如美女;又姓張,名單…。」
註二:傳說灶神生前非常貧窮,將妻子賣掉,淪落成為乞丐,後又得妻子濟助三餐,自覺羞愧,投入灶中燒死。妻為紀念前夫,在灶頭立神位,朝夕祭祀,謊稱祭「灶君」。別人不察而仿傚,且漸為習俗。這種藉由死亡的轉化,使灶神得以從窮人,變為送財招福的財神。
註三:玉皇大帝三子因貪戀女色而得罪眾神,玉皇大帝遂命為灶神,使其每日皆能與女子作陪。婦人們為了防其窺視(古代女子衣服無內褲),披圍裙燒飯。
註四:西漢劉安《淮南子‧汜論訓》稱「炎帝作火,死而為灶…。」
註五:東漢應劭《風俗通義》錄有灶神是祝融重黎的說法。
註六:隋朝杜台卿《玉燭寶典》指出:灶神蘇吉利,婦名搏頰。
註七:張單與關羽、呂洞賓、岳飛、王善共為臺灣鸞堂的「五恩主」(或稱「五聖恩主」)。著名的臺北行天宮,即祭祀五恩主。
註八:謝灶,民間有所謂「官三」、「民四」、「鄧家五」,「官」指官紳權貴,年尾廿三謝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年尾廿四謝灶,「鄧家」即指水上人家,年尾廿五舉行。但民間大部分選擇年尾廿三謝灶,希望有貴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