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典藏品: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神像
典藏品: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神像

典藏品介紹: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神像

文 / 俞惠鈐 /本館採集組助理研究員

品名: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神像
年代:民國40-50年
材質:樟木
尺寸:天上聖母18.8*20.7*39、千里眼9.5*11.5*26、順風耳9.5*11.3*26公分
說明:
  天上聖母又稱「媽祖」,原名林默娘,生平、事蹟、傳說於《昭應錄》記載中可詳見,歷代封號有「夫人」、「天妃」、「天后」等;民間則喜以「媽祖」、「姑媽」、「船仔媽」暱稱,因為閩南語「媽」是對女性年長者或德高望眾之尊稱,同時也表達「親切」、「敬意」的情感。

  由於媽祖施法搶救父兄遭遇海難的傳說及海上顯聖救先民於風災海難故事,顯現其守護漁民、平災賜福神蹟,故被定位為海上保護神。臺灣地處海島,閩粵移民多渡海而來,因此,在宗教信仰方面,媽祖廟普遍,信徒也多。每年農曆三月更是進香、繞境、出巡的熱鬧時節,有「三月瘋媽祖」之俗諺。臺灣媽祖廟中,以澎湖馬公天后宮最古老,臺南天后宮為臺灣島上最早祀典媽祖廟,其他如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則均香火鼎盛。

  臺灣地區奉祀的媽祖神像,大致有三種造型,據說「紅面媽祖」形同凡人,「烏面媽祖」是救難面相,「金面媽祖」表示得道之身。其媽祖模樣原較年輕、苗條、宛若少女,惟為具本土「媽」之性格型態,塑像臉龐均豐滿圓潤,富泰安詳,眉毛修長,雙眼微睜,向下俯視,嘴形小巧,散發智慧成熟、宅心仁厚、悲天憫人的風範與氣質,這種雍容高貴、端莊優雅、溫柔、關愛的雕造法,融合著民間祈吉求福保平安的意念,更是技藝匠師精湛的工藝表現。

  一般媽祖神像左右兩旁,各立有千里眼、順風耳兄弟陪祀。千里眼青面獠牙,左手舉起遠眺、右手握拳,眼睛睜突,威嚴可怖,專替媽祖眼觀千里災難;順風耳紅面,齜牙裂嘴,右手舉起指耳,左手握拳,雙眼圓凸暴睜,為媽祖耳聽四方哀告。這種男性粗獷豪強與女性溫婉雅淑的對照組合,更襯托出媽祖仁厚本質,隱含數千年儒道精神中「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深奧哲理,更描繪出民俗信仰的想像空間。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