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劉枝萬先生與其旭日小綬章證書合影
圖1:劉枝萬先生與其旭日小綬章證書合影

劉枝萬先生與其早期出版之鄉土地理書籍

文/李澍奕/本館編輯組科員

  劉枝萬先生(1923-2018)出生於埔里,年少時赴日讀書,就讀中央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戰後中斷學業返臺擔任公學校教員。爾後曾任職南投縣文獻會,1956-1962年間擔任臺灣省文獻會編纂組長,後轉任臺灣省立博物館,於1964年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凌純聲邀請進入該所,先以松山慈佑宮為中心開始進行宗教與社會調查研究,其後於1977年取得日本東京教育大學文學博士。1989年於中研院退休後,仍研究不輟,2005年獲本館主辦「傑出臺灣文獻獎-終身貢獻獎」,2015年獲日本旭日小綬章榮譽,被稱為臺灣鄉土史、民間信仰與道教研究的奠基者與領航者。

  劉枝萬先生(以下稱:先生)在埔里擔任教職的閑餘,也從事鄉土文史的採集與研究。其中「臺灣埔里鄉土志稿」一書,初稿應該在1947年就完成了,蓋該書由時任國民參政員的埔里同鄉前輩羅萬俥作序,所押日期為1947年10月8日於臺北。而扉頁請時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董作賓篆刻,提辭「臺灣埔里鄉土志稿」(篆書)「劉枝萬編著 中華民國四十年三月董作賓敬題」(楷書),封面由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勞幹題字「臺灣埔里鄉土志稿 勞幹題」,都是當時學術界重量級人士。但當時戰後民生物資缺乏,要自費出版想必並非易事,故最後以鋼版印刷方式印刷一百部。

  從本書〈自序〉看先生此書的動機「余年十餘即離鄉背井負笈東瀛,雖久寓異地罕聞故里事,而思念桑梓之情,未嘗不眷眷於懷也。猶憶當時余畢業公學校後,遽遭失恃之變,隻身渡海,就讀東京,中學畢業後,繼入早稻田大學,專修東洋史,苦心研讀,冀得授彼地碩學之薰陶。二次世界戰後,臺灣光復,余即倉促歸里,見故鄉萬象蛻變,已非疇昔,不勝感慨繫之,而故鄉溫柔明麗之風光,仍使余沉溺於童年之回憶中也」,而中學後在日本接觸的史學訓練,也使其以「本志體制上為取近代科學方法,作有系統之整理,故未承襲吾國古來傳統之志書。本志所蒐集者僅為余歷年採輯研究,不忍其散佚之資料而已。」進行這套巨作的編修。事實上先生可能有計畫要出版四冊以上,亦即16章左右的內容,因為內文中有提到第16章是寫有關這地區戰亂的歷史,以及第13章要講述望麒麟的事蹟等,但最後只出版了卷一(1~5章)、卷二(6~8章),內容為地理、地質、族群、考古,另開發史部分從漢人移住、清朝到日治初期(至1920年進剿薩拉矛族止)。其餘各章節內容則陸續發表在先生日後著作之中,並非用專書形式出版。作者也表示其對「鄉土研究」的看法,表示「鄉土地誌可分為鄉土博物與及鄉土地理......鄉土地理應定義為研究「鄉土人生活態」之科學。

  1951先生自費出版了〈臺灣日月潭史話 含霧社事件〉一書,也是鋼版線裝書。先生有纂修「臺灣史話」之企圖,本書即是第一輯,發刊語提到「所以編者謹就島上富於史蹟的地方,選出幾個,按照史話的形式加以介紹,這個用意不外在增加本省同鄉的鄉土意識及作為外來遊客們的伴侶而已。」而書中收錄的日月潭卜吉社兩位公主時常哼唱的歌謠新屋告竣祝宴歌、划船歌、請來游歌、出草歌、拔牙歌等,以及日人許多詠嘆日月潭的漢詩,頗值得一看。而後附的霧社事件,則是類似說故事的方式敘述了事件的前因與發生情形,並就其餘響進行分析。

  1952年作為「臺灣史話第二輯」的「臺中彰化史話(上)」也是自費出版的鋼版線裝書,以臺中縣、彰化縣(範圍與當代相近)為主題,講述自然環境後,進入考古時代,然後寫開發史及重大事件如大甲西社事變、八堡圳等,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在描述平埔族以及清廷之熟番政策,但停在乾隆年間,應該下冊會從林爽文開始談吧。而先生之後進入南投縣文獻委員會,有關中彰史話則陸續發表在先生日後著作之中,並非用專書形式出版。

  1952年刊登於臺灣文獻專刊第3卷1期的〈貓霧捒社番曲〉,係與時任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教的宋文薰先生合著,介紹一份於1948年間在埔里鎮大肚城毒氏家中所藏之「貓霧捒社番曲」手抄本,該樂曲曾由淺井惠倫於1937年發現但未發表,之後由先生再發現並請田野報導者解讀後發表,共268句,做讀音標示和內容解釋。筆者之所以特別提這篇文章,係因筆者因負責再版先生早期研究書籍,於2017年年底在公務上與先生有所接觸。其中一次拿著其曾在《臺灣文獻》所發表過的《南投縣軍功寮遺址調查報告》、《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清代臺灣方志職官年表特輯》、《臺灣中部古碑文集成》等,以及其他單篇文章之影印本送給先生,先生翻了之後說「當年刊出《貓霧捒社番曲》的時候,漏掉了其中幾張附圖,我要找一找」,下次拜訪時,先生將文章中未印出的附圖影本交給筆者,補列於該篇文章電子檔後,也感佩先生對這件65年前的事情仍記憶猶新。

  年初遽聞先生仙逝,因公務關係曾接觸,見識其風采,故為文以記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