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臺灣與環南海區域的早期互動:南島玉路建立與影響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於本(107)年4月至11月間,每月辦理一場次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地點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本年度第4場將於7月19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研究員主講「臺灣與環南海區域的早期互動:南島玉路建立與影響」。

  劉老師為臺中新社客家人,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碩士,現並兼任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專長為考古學、聚落考古、民族學。以臺灣地區考古遺址基礎資料的調查與建立為主,旁及史前文化層序的建立與探討,近年來針對山地地區與舊社的考古工作進行調查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理解臺灣史前時代人類對於山地地區自然環境的互動與適應,探索史前時代人類移動的動力,同時究明史前時代文化與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

  玉器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尤其在史前人群的儀式行為與象徵具有重要意涵。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晚段的人群利用玉材製造器具,做為工具使用,隨後從距今4300年前後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除了工具以外,也製造成為裝飾品,做為日常裝飾,並做為陪葬品使用。目前所知玉器製造與形制演變,至少可以區分成為五或六個階段,從第二個階段開始玉器伴隨著人群遷移,並且渡越海洋,前往島嶼東南亞,成為南島人群的重要象徵。

  考古學家透過玉器的形制、質地分析研究,依據臺灣玉器的演變階段,得以說明這些在臺灣以外持有玉器的人群和臺灣之間的關係。較早階段顯示其人群與文化的來源,指出臺灣的史前文化為其祖源,也可以透過其他研究(諸如基因、文化要素,甚或語言及其演化),進一步驗證這些人群的確和臺灣有關。較晚階段玉器從祖先來源的象徵轉化成為交換商品,開啟臺灣和環南海各區域之間的貿易與交換關係,輸出玉器帶回新的文化要素,包括金屬、玻璃、瑪瑙,甚至帶回高溫技術和人群基因,影響當代臺灣原住民的祖先生活型態與人群構成,甚至造成社會組織與結構改變。

  這種交流與互動型態,形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人群在臺灣海域的活動與生活型態,逐步發展成長距離海上航行技術體系,這些造船、海域航行以及其他相關知識的傳承,可說是南島民族祖先的文化基因,透過傳承直到當代。因此可說此一南島民族祖先的海洋文化基因是伴隨著玉器傳布於南島民族區域,因此這個交通動線也可以稱為「南島玉路」。

  對此議題有興趣者,請逕上國史館網站或線上報名。

本年度從4月起至11月間,本館與國史館合作辦理8場「原住民專題系列講座」,其餘課程如下:  

時 間:8/16(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楊政賢(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學系副教授)       
演講主題:以{史}入{歌}:蘭嶼歌謠中{蘭嶼-巴丹}的族群關係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時 間:9/20(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簡文敏(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演講主題:聖化與愛—小林歷史文化與重建的核心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時 間:10/18(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尤天鳴(大葉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助理教授兼執行長)
演講主題: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時 間:11/15(四)下午2:00-4:00
主講人:康培德(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演講主題:歷史、民俗與紅毛:臺灣原住民與荷蘭時代的記憶
演講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