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位在樺山小學校的臺灣美術展覽會會場(資料來源:漢珍版臺灣日日新報)
圖1:位在樺山小學校的臺灣美術展覽會會場(資料來源:漢珍版臺灣日日新報)

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之召開

文/李澍奕/本館編輯組專員

  大正15年(1926)10月12日,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以訓令77號修正總督府官制中,將文教課升格為文教局,其下設有庶務係、督學室、學務課、社會課,其中社會課掌管神社及宗教、圖書館、博物館、民俗娛樂等社會教育項目。一開始先由內務局長木下信代理文教局工作,於昭和2年(1927)2月22日調來朝鮮總督府事務官石黑英彥擔任文教局長。而他到任後接獲的重要任務,就是開辦首屆的「臺灣美術展覽會」。

  1926年臺北一些美術人士已有倡議舉辦美術展覽會,而在1927年3月16日,首在報端披露「今夏八月下旬第一回臺灣美術展開」的消息,俟總督返臺後再召集有關人士討論。4月14日確認由臺灣教育會成立事務所,舉辦日期是採臺灣神社祭(10月28日)和明治節(明治天皇生日,11月3日)之間,於10月28日到11月6日於樺山小學校(該地之後新建為臺北市役所,現為行政院中央大樓)舉辦,徵集東洋畫、洋畫兩類,只要住在臺灣的人士皆可投件,一人至多三件。5月3日於總督府文教局召開幹事會,討論展品陳列等事宜。

  7月6日,在總督府總務長官後藤文夫官邸舉辦茶會,包含警務局長本山、專賣局長宇賀、文教局長石黑等,以及辜顯榮、許梓桑、顏國年等北部評議員參與,後藤長官致詞時表示近年來在日本有帝國美術院舉辦的帝展、朝鮮總督府也有辦美術展覽會,而臺灣也有優異的留學生入選帝展(黃土水、陳澄波),本次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是要發展本島獨特的藝術特色,並獎勵居住在臺灣的畫家等,希望對臺灣的美術界和精神界有所貢獻。確定採官設(出資)、官民合作(民間人士審查)辦理,由臺灣教育會擔任主辦單位,其實該組織之會長就是總務長官後藤、副會長即文教局長石黑。

  7月7日,石黑局長在臺北鐵道旅館邀請北部畫家百餘人,召開畫家茶話會,席間說明臺展之旨趣,並公布徵件辦法:一人三件以內、10月10日到14日需搬運至樺山小學校報名,運費自付等。7月8日由石黑局長在臺北鐵道旅館主持作者招待茶會,由日籍三大畫伯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領銜,還有業餘畫家臺北醫院長倉岡彥助、漢學書畫家鷹取岳陽、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尾崎秀真等五十幾位臺北文化界人士。局長希望文化界支援這次臺灣美術展覽會,多多宣傳鼓勵藝術家參與盛會。9月6日起,《臺灣日日新報》以〈臺展アトリヱ巡り〉為專題,介紹約30位在臺畫家,其中臺灣人有李學樵、蔡雪溪、藍蔭鼎、黃欣等四位。9月15日起寄出簡章文宣千份,而願意投件者本島人數倍於日本人,依序為臺中州、臺南州、臺北州人數最多。

  10月5日,公布臺灣美術展覽的役員名單,會長為後滕文夫(總務長官),評議員有近三十人,其中臺灣人有林熊徵、顏國年、簡朗山、藍高川、辜顯榮、黃欣、蔡蓮舫。審查委員長為石黑英彥(文教局長,榮譽職),審查委員有西洋畫組石川欽一郎、鹽月善吉(桃甫);東洋畫組木下源次郎(靜涯)、鄉原藤一郎(古統)。10月14日截止收件,計有東洋畫167件、西洋畫472件,共639件,陸續送入樺山小學校。為了臺展的展覽需要,主辦單位也公開招募顧展人員,限選16~30歲內的臺灣女子,11天展期的日薪為1圓50錢,這部分也成為現場的嬌點。

  另一方面,10月14日至27日,在七星郡役所(現地為立法院青島會館)展出7幅日本畫、19幅東洋畫的「參考作品」,都是從東京美術學校、文部省及和田織衣(可能是臺灣紡織株式會社創辦人和田豐治之妻)提供,日本畫包含竹内栖鳳、川合玉堂、荒木十畝等,西洋畫展出藤島武二、石川寅治、長原孝太郎等作品,幾乎網羅當時日本一線的東西洋畫家代表作,專程從神戶運送來臺展出。

  10月21日10點半發表審查結果,共入選西洋畫68件、東洋畫33件,女性畫家有6名。其中在臺灣人部分,東洋畫有臺北郭雪湖〈松壑飛泉〉;嘉義林英貫(林玉山)之〈水牛〉、〈大南門〉;新竹陳進〈姿〉、〈朝〉、〈罌粟〉,共3人6件。西洋畫入選有陳庚金、李石樵、蘇新鎰、葉火城、陳日計、杜添進、陳承潘、陳登波(應為陳澄波)、藍蔭鼎、倪蔣懷、黃辰泰、陳植棋(2件)、張秋海、廖繼春(2件)、江海樹、楊佐三郎(楊三郎)、郭柏川、邱創乾、李梅樹、顏水龍共20人22件。爾後在11月2日,再發表「特選」作品,東洋畫為村上英夫〈基隆燃放水燈圖〉,西洋畫為陳植棋〈海邊〉、廖繼春〈靜物〉。審查委員長石黑英彥接授訪談,感謝新聞界大力支持,因此得到了比預想多了三倍的徵選作品,獲選率僅六分之一,並提到美展將會影響日後臺灣美術發展的方向,因此提出「地方色」這個關鍵字,做為臺灣美術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10月27日,辦理臺展開幕式,由總督上山滿之進主持,並招待貴賓參觀;28日開放民眾售票參觀,入場費10錢,學生軍人兒童半價,其中11月1日、11月6日將免費開放。會場分為東洋畫一、二、三、四室,西洋畫一、二、三室,以及無鑑查室(因投件者是受肯定的藝術家,故不需審查即入選。本屆臺展免審標準是「中學校以上美術教師」),展覽第一天適逢臺灣神社祭,因此湧入了近萬民眾參觀。11月2日下午3點40分展場封館,以招待日本皇室朝香宮鳩彥王殿下,因其曾駐法對美術頗有興趣,在現場停留了半小時並會見審查委員,購買了審查委員鄉原古統所繪〈南薰約綽〉。整個展覽期間,除開幕有破萬人潮,11月2日因應封館只賣了700張票,其餘各日都有3、5千人參觀,總共約有3萬人。而大部分作品也都有人購買,特選作品中,村上英夫〈基隆燃放水燈圖〉由總督府收藏(全展最高價1,500圓,現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廖繼春、陳植棋作品則由臺灣教育會收藏。

  而臺灣史上第一個入選帝展的黃土水,因為臺展沒有雕刻類無法參賽,在石黑局長支持下,仍提供了約20件作品,11月5日、6日於新公園博物館(今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個人展,民眾爭睹。另外臺展的落選者,則在天母教會宮比會主中治稔郎支持下,也在11月22~24日於臺灣日日新報本社舉辦宮比會美術展覽會,其中多數為日籍,部分臺籍畫家也有參加展出。

  辦理臺展有功的文教局長石黑英彥,則在昭和4年(1929)升為內務局長,並於昭和6年(1931)5月5日被任命為奈良縣知事,此後就離開臺灣,之後最高職位至文部省次官。其在臺任內政績除了臺展外,還有推動實業教育,促成臺南工學校成立等。另外特選得主村上英夫(1897-1988),在1927年抵基隆後,至終戰時仍在基隆高等女學校教書,後引揚歸日。兩位日籍人士在臺灣的事蹟,可再深入探討。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