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弓鞋
弓鞋

典藏品介紹:弓鞋

文/ 俞惠鈐 / 本館採集組助理研究員

品名:弓鞋(俗稱三寸金蓮)
年代:待查
尺寸(公分):長10 *寬4*高15
材質:棉布、麻布、繡線
說明:
  本件三寸金蓮為本館典藏品,造型小巧玲瓏,底部用布包厚紙板,層層縫合,以紅、淺藍、黑、白四種色布共同縫製,採淡雅繡色線,以多變靈活針法,細柔繡出吉祥花草圖案;中國傳統婦女,在縫繡技巧上,精緻的藝術表現,實令人讚賞。

  纏足起源,直至今,歷史上無確切考據,惟史記載有:「趙女鄭姬,揄長袂,躡利履。」唐天寶末年,流行穿鞋頭尖小的尖頭鞋,五代南唐李後主時,窅娘天生雙足纖巧,弓彎屈作新月狀,宋室南渡後,纏足更加盛行,元代曲詞,描寫女子的足,多以三寸金蓮讚美之,而明朝:「男子以讀書,女子以纏足與否。」作為社會貧富階級的畫分,清朝入關,纏足更成為民間一股潮流,且多流行名門閨秀及風塵女子間,一般婢女或需勞動的婦女皆少纏足。那時社會大眾均認為裹小腳是財富、權勢、地位階級的象徵,任何人娶妻都以「婦人腳大為恥、腳小為榮」,清代臺灣,甚至有「大腳是婢,小腳是娘」的說法。因此當時女子莫不全力裹緊雙足,以達世俗美人的條件。

  裹小腳須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七個要訣,過程分為試纏、試緊、裹瘦(裹腳頭)(這是最殘忍,最激烈、痛苦的一個步驟。)、裹彎(裹腳面)、保養五種階段。「裹腳布」一圈一圈緊緊纏繞足間,長度最長約300公分,寬約10公分,纏足時,因潰爛、發炎而生臭,「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之形容即由此來。

  臺灣在日治時期解放纏足,使女性地位提升,然纏足確是往昔女人的悲哀,我們無法想像,女孩子兩、三歲開始,父母就要用布替她緊緊纏裹小足,那種違反自然、觸目驚心又極殘忍而不人道的做法,我們也不禁佩服、心疼傳統女人為擁有那雙「纖足」的「勇氣」、「堅忍」及「耐性」。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