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內國人共同墓地區畫」
圖1:「內國人共同墓地區畫」

臺灣首次都更的墓園美化

文/顏義芳/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滿清統治後期的臺北城,逐漸成為臺灣政經中心,其主要是由大稻埕及萬華所構成。隨著臺灣割讓,日本殖民臺灣初期,大量日本人遷徙移民至臺居住,其中又以臺北最多,更加速帶動臺北城的發展。既有行政區域,因不符實際需求,必須藉由重新規劃市區,往郊區擴張延伸,才能持續活化都會的發展。

  大量日本人移民,於尋求臺灣夢之餘,其終身淨土的建置,也成為臺灣總督府必須認真考量的課題。當時臺北人多選擇以臺北城郭外迴、溝渠內迴的區域,作為他們的人生終點站。由於欠缺整體宏觀的規劃,加上漢人對地理風水觀念的執著,而顯現濫葬混雜之亂象。基於臺北城環境整頓及在臺日本人安葬地之需求,臺灣總督府於明治28(1895)年7月14日發文通知民政局、陸軍局、海軍局、中央會計部、近衛師團及臺北縣,計畫於距離當時繁華街道大稻埕東北方約1,5公里的大加蚋堡內三板橋庄舊兵營,設置日本人專屬的殯葬區(共同墓地)。有關共同墓地的收購、規劃、道路修繕、管理等一切事務,臺灣總督府全權委託當時地方行政機關臺北縣負責統籌辦理。

  為共同墓地得以順利開發,臺北縣知事先於明治28年12月4日以衛第六號告示,禁止於城壁附近埋葬,但南門外兵站司令部埋葬地暫不受此限。此外,基於當時處炙熱的海角之地、人煙稠密的臺北城中,尚無任何可提供居民休閒娛樂的遊園地,臺北縣知事橋口文藏乃於明治29(1896)年6月5日稟請設置臺北公園及變更共同墓地,以求能同步推展都市建設。將原先埋葬本地居民的臺北城壁外迴至溝渠以內的舊有墳墓遷移,改作為臺北公園(今臺北市二二八公園)之使用,藉以改善因人民濫葬而損及臺北城郭的景象。視野開闊,整潔環境的清朝兵營舊址,規劃為共同墓地。此舉除能積極改善、充分整頓臺北城周邊環境的雜亂無章,也大幅提升衛生清潔及建設效益,為大臺北城開啟良善的發展序端。

  共同墓地位於現在臺北市南京東路至市民大道之間,總面積1萬3千坪,分別配給陸軍7千8百坪、海軍1千3百坪及民政局3千9百坪。其中第三任臺灣總督乃木希典之母親乃木壽子、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臺籍雕刻家黃土水、總督府官僚鎌田正威、井手薰、田代安定等均安葬在此。爾後隨著市區的擴大,配合市區改正,該區曾被規劃為公園預定地,但直至戰後日本退出臺灣,皆未完成公園之建設。此區域除共同墓地之外,尚有極樂殯儀館、火葬場等設施。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舟山群島、海南島撤退至此的軍民暫居於此。因屬臨時居所,搭建極為簡陋,乃就地取材,拆墓碑作為砌牆的基石,形成人鬼爭居的狀態,而逐漸淪為臺北市最貧窮之地。民國45年,臺北市政府依據日治後期都市計畫,於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康樂里(原三板橋)列入公園預定地。歷經無數次的抗爭,於91年3月,康樂公園興建完工;92年10月,林森公園建成啟用。

延伸閱讀:

1.「內國人共同墓地區畫」(1895年12月04日),〈明治二十八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30017。
2.「臺北縣告示第五號三板橋ヲ共同墓地ニ指定」(1896年08月27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88036。
3.「臺北廳廳令第十二號三板橋共同墓地管理規程」(1906年05月01日),〈明治三十九年永久保存第二十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174012。
4.「三板橋墓地ニ通スル橋梁寄附受納ノ件(臺北廳)」(1906年11月28日),〈明治三十九年永久保存特殊第二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268009。
5.「臺北公園設置及共同墓地變更方伺指令」(1896年07月14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十二卷之一〉,《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91001。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