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番社采風圖》之「織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圖1:《番社采風圖》之「織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清代風俗圖中織布的原住民婦女

文/ 何孟侯 / 本館採集組專員

  《番社采風圖》是在清乾隆11年 (1746) 間,由滿籍巡臺御史六十七於派任臺灣期間,命畫工繪成的記實圖冊,所繪是當時臺灣西部各地原住民之風俗,其中以平埔族群為題材者份量最多,近年來已成為研究臺灣史重要的材料。繪製此類風俗圖,大抵是那個時候外派官吏,返京述職呈送上級或饋贈友人的風尚,特別是以邊地少數民族為題材者最受歡迎。現今可知,這套圖的版本極多,在國內為人熟知的版本當屬中研院史語所所藏及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這兩個版本。

  本館於文物大樓第2展示室「臺灣的民俗特色」展出內容中便運用了12幅史語所所藏的《番社采風圖》,製成一面展示牆,其中可看到有一以織布為主題者,描繪當時居於新竹、苗栗到臺中豐原、神岡及后里一帶巴宰 (Pazeh)族婦女織布的情景。(圖1)圖的右上角附註文字內容為「淡防廳岸裡、大甲東、大甲西等社番婦織布,一名達弋紋。其彰邑各社番婦亦能。惟大甲社番婦所織者甚然最佳。」,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於清代又有稱作蓬山八社(註1), 屬於平埔原住民中之道卡斯族,而岸里社則屬於平埔原住民巴宰族;另於文中提到「達弋紋」一詞,應是這些地方原住民族語稱呼布匹的說法,這種布的原料通常是參有獸毛或樹皮纖維之類的紡織品。

  織布是臺灣原住民族女性主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就這幅圖的風格與繪畫技法來看,應是屬於工匠所為之風俗畫,通常是以寫實手法描繪或傳抄,不會任意憑空想像或將題材抽象處理,雖然顯得匠氣,但是像這樣一幅圖畫,卻存有許多可供研究的珍貴記錄。惟需注意若為摹寫傳抄的版本,難免存有的訛誤;不過,無論是中研院史語所或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這兩個版本,都稱得上是最貼近母本的版本了。

  在圖中,婦女所使用的織布工具,正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常見的水平背帶織布機,(圖2)我們可以觀察到圖中人物操作織機的動作、布匹經緯線的配置與工作情景,除此,還有圖中婦女的裝束、一旁哺育幼兒的情景、爬樹玩耍孩童的穿著樣貌,以及背景干欄式屋宇結構與內部陳設、飬養牲畜等景況,皆顯現別於漢族文化的種種。

  於今可知臺灣原住民各族多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無論從體質、語言乃至文化、風俗習慣各方面皆與中原民族互異,雖然現今被統歸為平埔族群的原住民,二百餘年來受到外來文化衝擊影響,致原有的文化表徵已趨淡薄,但從圖中我們卻可具體分析出許多屬於南島文化的元素,這也提供了我們追索島嶼先民過去種種的參考依據。


註1:參劉澤民編著,《大甲東西社古文書(上)》,南投市:臺灣文獻館,民92,頁79-85。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發行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