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近期活動

原住民族系列專題演講: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於107年4月至11月間,每月辦理一場次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地點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本年度第7場將於10月18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由大葉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助理教授兼執行長尤天鳴主講都市原住民族的發展與結社。
「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特展」
展覽名稱:「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特展」
展覽期間:自 107年10月19日(星期五)至12月30日(星期日)止(週一及民俗節日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1樓福爾摩沙特展室
開幕時間:107年10月19日(星期五)下午2時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1樓簡報室。

 

悅讀檔案

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五)--內天后宮
  內天后宮,祭祀媽祖之宮廟。媽祖,本名林默娘(960~987年),興化莆田湄洲嶼(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又稱夫人、妃、天妃、聖妃、天后、天上聖母。在臺灣民間,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臺灣民眾對於媽祖之尊崇,不僅虔誠,同時也很普遍。農曆3月23日,為媽祖之誕辰,尤其該日前後,在臺灣中部有「三月瘋媽祖」風潮。在臺灣各地奉祀的媽祖中,有「湄洲媽」、「溫陵媽」(溫靈媽)、「銀同媽」之分別,各為湄洲媽祖、泉州媽祖,同安媽祖的分靈,雖名稱不一,因屬分靈關係,仍為同一尊神。媽祖神像,又有「粉面媽祖」、「紅面媽祖」、「金面媽祖」、「烏(黑)面媽祖」四種不同的面色,據說此乃因媽祖有不同顯像的緣故,粉面代表平日像,紅面代表上朝像,金面代表得道像,烏面代表救難像。

  傳說媽祖極為靈驗,又屢顯神功,自宋朝以來,歷代皇帝都敕賜褒封。宋徽宗宣和4(1122)年,賜「順濟」匾額,為初次之朝廷褒獎。高宗紹興25(1155)年,封「崇福夫人」,是最初的封號,翌26(1156)年,追封「靈惠夫人」。光宗紹熙元(1190)年,封「靈惠妃」,乃稱妃之始。元世祖至元18(1281)年,封「護國明著天妃」,是天妃之始。明太祖洪武5(1372)年,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乃唯一聖妃稱號。清康熙19(1680)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21(1682)年攻克臺灣,23(1684)年,特遣禮部致祭,敕文記功,加封「天后」。雍正4(1726)年,賜匾額「神昭海表」,並追封「天上聖母」。雍正11(1733)年,又賜匾額「錫福安瀾」,並下令沿海各地均建廟致祭。乾隆2(1737)年,加封「福佑群生」。乾隆22(1757)年,復加封「誠感咸孚」。乾隆53(1788)年,再加封「顯神贊順」。嘉慶5(1800)年,敕封「垂慈篤祐」,於是全封號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天后」。

  媽祖之從祀,有「千里眼」和「順風耳」。此二神和主神媽祖的關係,歷史上有種種傳說。其一是:「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兄弟,都是殷紂王的將軍,兄叫高明,弟叫高覺,高明眼睛能看千里之外的東西,高覺的耳朵能聽千里之外的聲音。當殷紂王和周武王作戰時,兄弟兩人都壯烈犧牲,他們的魂魄登上桃花山,變成鬼神,危害人們。某次,媽祖路過桃花山,此二兄弟的靈魂又出現,向媽祖逼婚,媽祖就和兩兄弟相約決戰,如果她戰敗,就作他們妻子,如果他們戰敗,就作她的男僕,雙方經過一場激烈的鬥法之後,兩兄弟雙雙敗北,終於成為媽祖的男僕。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明治36(1903)年2月25日民總第846號照會函,通知各廳調查其轄下之官廟情形,新竹廳長里見義正於3月15日,就內天后宮之情形,以新總收第1337號之1函,陳報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如次:

  內天后宮,一稱媽祖宮,祭天上聖母及千里眼、順風耳、觀音佛祖。聖母為宋林氏之女,初封靈惠夫人(註1)。元明時,皆封之天妃。至清,其康熙十九(1680)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康熙二十三(1684)年,加封天后,靖海將軍施琅將其廟建於臺灣府之西定坊。雍正四(1726)年,敕額揭神昭海表四字。乾隆二(1737)年,加封福佑群生。乾隆二十二(1757)年,復加封誠感咸孚。乾隆五十三(1788)年,再加封顯神贊順。嘉慶五(1800)年,復加封垂慈篤祐。嘉慶六年(1801),追贈其父為積慶公、其母為積慶夫人云云(噶瑪蘭廳志摘要)。神,興化莆田人。父愿,五代時,官都巡檢。母王氏,以宋太祖乾德元(963)年三月二十三日,產神於莆之湄洲嶼。彌月不聞啼聲,因名默娘。八歲,就墊讀書,輒解奧義。喜焚香禮佛。十二歲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觀井得符,能布席海上以濟人。雍熙四(987)年九月九日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宣和中,賜廟號順濟。嘉靖中,編入祀典云云(摘自彰化縣志)。而新竹地方建廟祀者在乾隆十三(1748)年,乃卜西門內(今之媽祖宮街之處),由同知陳玉友創建之,乾隆四十二(1777)年,同知王右弼修之,乾隆五十七(1792)年,在同知袁秉義力倡下,與守備盧植、縣丞陳聖增、巡檢章汝奎,謀節俸充其費,紳士邵起彪為其董事,凡以番銀三千圓修之,道光八(1828)年,由同知李慎彝重修之,同治九(1870)年,由官紳合同重修之(行祈禱求籤)。據云明治二十八(1895)年之亂,久為憲兵之宿營地,祀廟俱一時歸向廢止中絕。以往之維持費,雖是來自虎仔山楊掌年收租榖二十石、南門外園年收租銀八圓、北鼓樓內外年收地基銅錢四千文、廁地年收租榖十二石、臺北吳夢梅、王益興、吳夢蘭年收銀二圓、三角湧陳炳焜年收銀二圓;但依輓浜之調查,則係虎仔山庄之下則田七分七厘五毛八系租谷十八石、下園五厘二毛八系年收銀九圓、王世傑之獻納地基銀七圓。而看守人曰鄒海澄者,至明治三十一(1898)年,方僅賡祀於荒廢之遺廟。

  由上可知,新竹內天后宮,於乾隆13(1748)年,由同知陳玉友創建於新竹西門內(今西門市場附近)。明治28(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民變四起,久為陸軍憲兵之宿營地,祀、廟俱廢止中絕。廟宇因建於竹塹城西門內,故稱「內天后宮」,有別位於北門城牆外俗稱「外天后宮」由商郊所創建之長和宮。為清代府治祀稷壇中,號稱城隍廟、文廟、武廟、天后宮等四大官祀廟宇之一。

  內天后宮因屬官祀神廟,昭和14(1939)年,日本統治當局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加強寺廟整頓,官祀諸神廟宇遭受破壞殆盡,內天后宮神像被迫遷奉至「外天后宮」,宮內由清光緒皇帝御筆欽賜匾額「與天同功」亦不幸於遷移時遺失,至今未知落跡何方。且其原坐落之土地,又於昭和16(1941)年2月18日,被日本統治當局歸入「至誠會」(今財團法人新竹學租財團)所有。及戰後,民國35(1946)年,新竹士紳林金山、陳金芳、林錦加等人,將媽祖神尊移奉至日本人所遺之「竹壽寺」(即現址)(註2)。該寺因年久頹廢,迨至民國51(1962)年,由當時管理人林華新會同地方士紳陳火順等人發起重建,經信眾慷慨捐輸,築事歷經11年,至民國62(1973)年方告完竣;惟築事期間,原接收日本人所遺之寺廟用地共778平方公尺(註3),於民國53(1964)年6月29日,遭政府登記為國有土地。早期內天后宮設有管理人制度,鑑於廟地被收歸國有,便依據「國有財產贈與寺廟教堂辦法」,於民國86(1997)年9月3日成立財團法人,經近六年之努力,民國92(2003)年5月15日,政府同意贈與上述廟地。

  新竹內天后宮,於每年媽祖誕辰前隆重恭請媽祖出殿遶境祈安,並於誕辰紀念日(農曆3月23日)當天舉行盛大祝壽獻禮。農曆9月9日重陽節媽祖得道昇天紀念日,亦舉行紀念大法會。

註1:靈惠夫人,似非「初封」,而是「次封」。詳見本文第二段文。
註2:新竹市西門街184號。竹壽寺之建立申請,於大正4(1915)年2月2日,由真宗本願寺派布教使村上靈順,經信徒總代表新原龍太郎、黑執專之助、阪東政次郎及福島熊次郎等四人連署提出,經由新竹廳長三村三平,於大正4(1915)年7月27日,轉陳臺灣總督安東真美。臺灣總督府,於大正4(1915)年8月21日,以指令第35691號核准。
註3:1平方公尺,等於0.3025坪,故778平方公尺,約235.35坪。

參考文獻:

1. 「社寺廟宇ニシテ從來ヨリ官廟ニ屬スル分調查提出方ニ付各廳長ヘ照會ノ件」(1903年02月01日),〈明治三十六年十五年保存第二十二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742002。
2. 姜義鎮著,《台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3. 鍾華操著,《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
4. 仇德哉編著,《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二)》,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5.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六年)》(宗教系列之八),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2。
6. 張德南,〈竹塹天后宮探微〉,《竹塹文獻》(第24期),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2。
7. 內政部,〈新竹內天后宮〉,《新竹市-99年調查寺院宮廟基本資料》,臺北:內政部,2010。
8. 新竹市文化局,〈古蹟巡禮--內天后宮〉。資料檢索日期:2018年9月10日。網址:http://www.hcccb.gov.tw/chinese/05tour/tour_a01.asp。
9. 李吉崑,〈海上的守護神--媽祖〉。資料檢索日期:2018年9月13日。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2/n2316806.htm。
 

民俗文物小常識

清代風俗圖中織布的原住民婦女
清代風俗圖中織布的原住民婦女
  《番社采風圖》是在清乾隆11年 (1746) 間,由滿籍巡臺御史六十七於派任臺灣期間,命畫工繪成的記實圖冊,所繪是當時臺灣西部各地原住民之風俗,其中以平埔族群為題材者份量最多,近年來已成為研究臺灣史重要的材料。繪製此類風俗圖,大抵是那個時候外派官吏,返京述職呈送上級或饋贈友人的風尚,特別是以邊地少數民族為題材者最受歡迎。現今可知,這套圖的版本極多,在國內為人熟知的版本當屬中研院史語所所藏及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這兩個版本。

  本館於文物大樓第2展示室「臺灣的民俗特色」展出內容中便運用了12幅史語所所藏的《番社采風圖》,製成一面展示牆,其中可看到有一以織布為主題者,描繪當時居於新竹、苗栗到臺中豐原、神岡及后里一帶巴宰 (Pazeh)族婦女織布的情景。(圖1)圖的右上角附註文字內容為「淡防廳岸裡、大甲東、大甲西等社番婦織布,一名達弋紋。其彰邑各社番婦亦能。惟大甲社番婦所織者甚然最佳。」,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於清代又有稱作蓬山八社(註1), 屬於平埔原住民中之道卡斯族,而岸里社則屬於平埔原住民巴宰族;另於文中提到「達弋紋」一詞,應是這些地方原住民族語稱呼布匹的說法,這種布的原料通常是參有獸毛或樹皮纖維之類的紡織品。

  織布是臺灣原住民族女性主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就這幅圖的風格與繪畫技法來看,應是屬於工匠所為之風俗畫,通常是以寫實手法描繪或傳抄,不會任意憑空想像或將題材抽象處理,雖然顯得匠氣,但是像這樣一幅圖畫,卻存有許多可供研究的珍貴記錄。惟需注意若為摹寫傳抄的版本,難免存有的訛誤;不過,無論是中研院史語所或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這兩個版本,都稱得上是最貼近母本的版本了。

  在圖中,婦女所使用的織布工具,正是臺灣原住民族群中常見的水平背帶織布機,(圖2)我們可以觀察到圖中人物操作織機的動作、布匹經緯線的配置與工作情景,除此,還有圖中婦女的裝束、一旁哺育幼兒的情景、爬樹玩耍孩童的穿著樣貌,以及背景干欄式屋宇結構與內部陳設、飬養牲畜等景況,皆顯現別於漢族文化的種種。

  於今可知臺灣原住民各族多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無論從體質、語言乃至文化、風俗習慣各方面皆與中原民族互異,雖然現今被統歸為平埔族群的原住民,二百餘年來受到外來文化衝擊影響,致原有的文化表徵已趨淡薄,但從圖中我們卻可具體分析出許多屬於南島文化的元素,這也提供了我們追索島嶼先民過去種種的參考依據。


註1:參劉澤民編著,《大甲東西社古文書(上)》,南投市:臺灣文獻館,民92,頁79-85。
玉皇大帝(天公)
玉皇大帝(天公)
  臺灣民間俗信玉皇大帝管轄天神、地祇、人鬼、儒釋道三教諸神佛,並掌握萬物生長、保育、賞罰大權,是最具權威的神中之神,故尊稱「天公」。道家則以玉皇大帝為天界最高主宰之神,敬稱為「元始天尊」。

  由於民間「敬天」、「祭天」、「畏天」的影響,天公崇高偉大的形象,被具體人格化。臺北木柵指南宮供奉的玉皇大帝,甚具代表性;另鹿港天后宮、宜蘭靈霄寶殿的玉帝造型,亦有特殊氣質與威儀。然臺灣一般民間及廟宇崇拜天公沒有偶像,也無法為之雕塑神像,因此,以「天公爐」或「牌位」焚香膜拜表達敬意。

  傳統習俗上,農曆正月初九為「天公生」,要「拜天公」,俗諺:「初九若無暴,眾神不敢暴。」意指若天公生這天沒有風暴,以後整年都不會有風暴。在民俗信仰觀念與作法上,也十分慎重;是日祭祀大都準備五牲、五果、六齋、紅麵線、紅龜粿、清茶等祭品,全家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心情,按尊卑依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天祈福,又因為俗信蒼蒼者天,仰頭即見,故當日亦有不少禁忌如曬女褲、倒便桶等。

  有關玉皇大帝簡稱、俗稱、聖號頗多,生平來歷亦有不同版本說法;但唯一讓我們可確信的是,祂一直代表著臺灣民間信仰諸神中,最有權威的至上天神。
 

臺灣人‧臺灣事

笹森儀助與《臺灣視察日記》
笹森儀助與《臺灣視察日記》
  1895年日本根據馬關條約於6月開始接收臺灣,10月劉永福撤出臺南後全境平定,但內山和各地的抗爭仍不斷。為了統治需要,日本政府也開始派遣學者在臺灣各地進行調查,如植物學家田代安定在當年就受雇總督府進行植物調查,而森丑之助、伊能嘉矩等也隨軍隊前來臺灣,隔年東京帝大的鳥居龍藏赴臺進行調查。而另一位被尊稱為「探險家」(2003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別冊太陽-日本の探検家たち》,將其列為封面)的人物也在當時來臺灣進行短期考察,並寫成《臺灣視察日記》及《臺灣視察結論》等,提供拓殖省長官參考,其人為笹森儀助。
   

館藏介紹

2018年9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
  2018年9月份編目上架之圖書計26冊,內容涵蓋本館近期蒐藏及採集入館圖書。書目詳見【相關檔案】本館圖書室9月份編目上架圖書清單。

  圖書室目前藏書九萬餘冊,歡迎各界人士蒞館閱覽。
《臺灣民俗文物大觀》
書 名:臺灣民俗文物大觀
撰 者:簡榮聰、阮昌銳
出版日期:民國97年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索書號:677.48 4841 2008

簡介:

  本館職司臺灣民俗文物採集、整理、典藏、研究、展示、推廣、出版及相關講座研討會,本書乃本館與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於2008年合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檢選來自全國各地收藏家之精彩藏品後彙編出版。本專輯收錄之參展文物計257件,從臺灣早期常民生活、宗教、社會、藝術及原住民等子題切入,並以「臺灣菁華文物之美」與「老臺灣往日情懷」為兩大主軸,呈現先民運用智慧將生活與藝術、實用與美感合而為一的巧思。

  本書介紹文物可分為:生活性文物,如食器類的盤碟碗壺、衣飾類的刺繡、衣裳,居住類的家具、建築裝飾、文具等;社會性文物,如生產器具、育兒用品、成年禮物、婚喪喜慶文物;宗教性文物如神象、寺廟文物、雕刻彩繪、祭祀用品及器皿、避邪招福文物;藝術性文物如音樂、戲劇、舞蹈及工藝美術,如玉器、漆器、金工、拉胚、剪紙彩繪、書畫等以及原住民族文物如原住民族服裝、飾品、陶器等。



 

館務訊息

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以「史」入「歌」- 從蘭嶼歌謠文本看「蘭嶼-巴丹」的族群關係
原住民系列專題演講:以「史」入「歌」- 從蘭嶼歌謠文本看「蘭嶼-巴丹」的族群關係
「第十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紀事–107.8.23~24
「第十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紀事–107.8.23~2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發行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