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吉川英治連載《三國志》之預告(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圖1:吉川英治連載《三國志》之預告(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日本小說家吉川英治戰前在臺灣連載的小說

文/李澍奕/本館編輯組專員

  日本大眾作家吉川英治(1892-1962)著作等身,尤其是其歷史小說對後世影響極大,包含《宮本武藏》、《三國志》、《新書太閣記》等,生前作品被翻拍成電影數百部;1975年講談社整理其文庫全集,光小說就達161卷,可說是質量兼具且題材受歡迎,過世後由日本天皇追贈勳一等瑞寶章,這是平民最高榮譽。

  在報刊媒體上連載文學作品是刺激買氣的一個方式,最有名的就是金庸,創立《明報》,刊載自己寫的小說和評論,讓銷售量蒸蒸日上。連載文學既然是對銷量有影響力的專欄,所以文學家會成為各界爭相拉攏的對象。在日本具有大量人氣的吉川英治,除了征服了東京文壇,千里之外的臺灣,《臺灣日日新報》上也連載了其作品好一段時間,頗令人玩味。

  根據東京的「吉川英治紀念館」研究員之研究,其在《臺灣日日新報》所發表的連載小說有(每日1回,原則上1周7天約刊出5回):
  1.「受難菩薩(別名「親鸞」)」(148回)1927年3月12日~8月7日
  2.「享保悲恋 一眼鬼」(182回)1930年9月6日~1931年5月20日
  3.「親鸞聖人」(292回)1934年9月30日~1935年8月12日
  4.「紙衣祖師」(173回)1936年1月7日~8月4日
  5.「三国志」(950回)1939年8月25日~1943年1月17日
  6.「後三国志」(244回)1943年1月19日~11月5日
  
  對照吉川英治年表,其在1923年以本名吉川英次發表了出道作《親鸞記》,而1927年3月由大坂每日新聞社發表的《鳴門秘帖 前篇》,在連載期間(1926年8月開始)就被翻拍成電影,這是吉川大紅的開始。不過早在1925年2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就刊登吉川英治〈孔雀壺の行方劍道登龍門〉中的一小節〈危機一髪〉,介紹給臺灣讀者認識,也曾刊出《劍難女難》和《神州天馬俠》兩本書訊,在3月12日開始了〈受難菩薩(別名「親鸞」〉的連載。「親鸞」是12世紀的人物,淨土宗開山祖。而這篇小說是採三地連載,在日本是《名古屋日報》,臺灣是《臺灣日日新報》,在朝鮮則是京城(今首爾)的《京城日報》。

  第二部連載的《享保悲恋 一眼鬼》,在當時吉川已經被報社稱為「大眾作家」,而這篇背景在德川吉宗時代(日劇《暴坊將軍》主角),年代約在1720年左右。這部小說剛完結就被改編為電影,1931年10月曾在臺北上映。第三部《親鸞聖人》則大致是《受難菩薩 別名親鸞》的後篇。在這部小說連載期間,《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了同是連載作家的吉川英治與三上於菟吉之對談,提到了「日本主義」這個詞。而這兩個作家出身迥異。三上是早稻田大學畢業的菁英,受西方文學影響書寫日本時代小說;而吉川則是記者出身,從閱讀歷史古籍而寫出歷史小說,皆透過文學表現出日本文化。吉川因著大眾作家身分躋身上流社會,但爆紅也使其苦惱於「大眾流行作家」這個身分,媒體將之塑造成「橫濱少年工的人生大逆轉故事」。當時吉川連搬個家都有媒體追蹤報導,而且是搬到前首相高橋是清所在的高級住宅區。下一部作品《紙衣祖師》,又是承續淨土宗的故事,1939年《親鸞》、《親鸞聖人》、《紙衣祖師》三篇合出了單行本。

  1935年8月開始,吉川英治在《朝日新聞》連載重量級作品《宮本武藏》,不過同時間在臺灣、朝鮮也僅繼續連載《親鸞聖人》,並沒有同步連載《宮本武藏》。當時日本在炒作宮本武藏是否為名人之議題,吉川擁護宮本,遭到某些文人反對,因此就以他為主角寫了部小說,挑戰日本市場接受度,可能因此暫緩挑戰「海外」市場吧。小說出來後搭配軍國主義擴張,做為推廣日本「武道」的象徵,在日本颳起旋風,隔年馬上就開拍電影,也有到臺北播映。根據日人川瀨健一的研究,《宮本武藏》是日治時期排名臺灣人最熟悉的五部電影之一。而在吉川之前,關於宮本武藏的故事多講述其後期在熊本擔任劍術師範和撰寫《五輪書》,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聘請日本劍術講師來臺灣講宮本武藏也是說這部份歷史。但吉川英治書寫武藏成長過程到與佐佐木小次郎對決的故事,以武打動作和內心戲為主,大受民眾歡迎。1937年1月14日到1月2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謝雪漁(即謝汝銓,用筆名「雪」發表)以漢文所寫的《武勇傳》第36-41期,就以宮本武藏為主角。

  1939年中日戰爭發生後,吉川英治曾以每日新聞社隨軍記者身分,從華北戰役採訪到漢口攻略戰,親身體驗三國時代古戰場的時空後,決定進行《三國志》的連載。《臺灣日日新報》在8月4日向讀者披露吉川英治即將連載的消息,並介紹三國時代的背景與故事,評論當今時事:「蔣介石應該可和劉備的蜀國相提並論,劉備在漢室滅亡後,在魏國勢力影響下放棄中原跑到蜀國(今重慶、成都)。兵糧雖充足,多次出棧道北伐總失敗退返,只能採游擊戰術,即使有孔明等良臣仍無法阻止滅亡命運。蔣介石繼承孫逸仙事業,但現在又躲到重慶,採游擊戰,好像逃到白帝城的劉備一樣,歷史重演。

  吉川英治的《三國志》、《後三國志》在日本由《中外商業新報》連載,《臺灣日日新報》以及朝鮮《京城日報》亦同步連載。從桃園三結義開始寫,到關羽兵敗麥城,是為《三國志》。《後三國志》就從曹操過世開始,寫到諸葛孔明於五丈原過世。這部著重於對人物的描寫,戰爭場面較少,且對曹操、諸葛孔明、趙雲等特別偏重,連吉川自己都說「三國時代就是從曹操開始到孔明為止,二大英傑成敗奪取的軌跡」。該書對現今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界影響極大,在日本說到三國人物總是對這三位豪傑最熟悉。

  吉川英治曾響應菊池寬發起的文藝銃後運動,1940年12月受臺灣新總督長谷川清邀請來臺進行「文藝銃後演講會」,吉川對學生、軍隊等演講「日本軍隊為何強盛」、「給心理的話」等講題,南北巡迴一圈後返日。

  吉川英治文學類型屬於「歷史文學」,在其連載《臺灣日日新報》這段期間,臺灣的漢文通俗小說也相當蓬勃,如魏清德、謝雪漁、洪鐵濤等,都是當時刊載《漢文版臺灣日日新報》、《三六九小報》的通俗小說家。但吉川的文體算是從史書延伸出小說,要說他對臺灣影響最深的作家,除了陳千武少年時曾反覆閱讀其書,不過後來陳千武還是以新詩、兒童文學為主。另一位是日本出生但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陳舜臣,陳舜臣拿過吉川英治文學獎,也是歷史小說大家,代表作《憤怒的菩薩》2018年由公共電視臺翻拍成影集。

  吉川英治的小說仍以俠客、歷史豪傑為最佳,但在日本兩個主要殖民地臺灣、朝鮮的報章連載,卻以「親鸞上人」這位宗教人物的小說以及三國志系列為主。三國志在東亞已有基礎流行度,但淨土宗宗師親鸞可是一出日本就鮮為人知。而《臺灣日日新報》還比《京城日報》多了《享保悲恋 一眼鬼》以及《親鸞聖人》兩部,可能是《京城日報》在1920年代以後,多了一些當地人的連載文學,但臺灣人頂多僅能刊載在《漢文版日日新報》上,魏清德(魏潤庵、潤庵生)寫的也多是翻譯或其隨筆,就小說文體來說始終只有日本文學家在供稿。另外從《臺灣日日新報》所連載日本當紅小說家中,吉川英治個人就提供了6部小說,刊出1,989回,第一部到最後一部差了16年,可說是對《臺灣日日新報》十分捧場。其餘日本作家如三上於菟吉2部,菊池寬(創立「文藝春秋雜誌社」,為戰前日本文壇領袖,在臺灣連載《生活の虹》)、直木三十五(當代重要日本文學獎「直木獎」以他為名,在臺灣連載《大空に立つ》)、川口松太郎(主要作品《愛染桂》,但在臺灣連載《舞姬》)、小島政二郎、江馬修、加藤武雄、海音寺潮五郎、井伏鱒二等供稿給臺灣的小說1部。因此對於吉川英治這位日本小說界的大咖,卻將其多部作品長期提供給臺灣讀者欣賞,其中的因緣頗令人好奇。

  關於吉川英治連載《三國志》的源由,國家文藝獎得主黃得時教授曾有下面回憶:

在那個時候,臺灣日日新報突然連載中國的歷史小說「三國誌」,這是由日本最負盛名的大眾文學作家吉川英治執筆,由東京美術學校校長矢野橋村畫插圖(按:應為大坂美術學院)。由日本本土五家報社和臺灣日日新報社六社聯盟共同支付稿費而刊登的。當時因中日戰爭正在進行中,無論臺灣人或日本人都很喜歡通過中國的歷史小說來瞭解中國人的國民性,但是中國的書籍因為都是用漢文寫的,不容易了解,現在既然有用日文連載的「三國誌」,所以都爭著閱讀。

  同一時期,黃得時在《臺灣新民報》連載翻譯成日文的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之後轉到《興南新聞》),或許是因為透過文學更能了解對方國家的價值觀和想法,因此當時才有這個趨勢吧。

參考資料:
吉川英治紀念館學藝員片岡元雄先生部落格
http://yoshikawa.cocolog-nifty.com/soushido/2016/07/post-9e9b.html
薛健蓉,《重寫的「詭」跡: 日治時期台灣報章雜誌的漢文歷史小說》,臺北:秀威資訊,2015年。
嚴基權,〈「京城日報」における日本語文学 : 文芸欄・連載小説の変遷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日本:九州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川瀨健一,〈日治時期之台灣電影史與政策實施—史料之發掘與訪問調查研究〉,臺灣史料研究36期,2010。
林以衡,〈東、西文化交錯下的小說生成: 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對東亞/西洋小說的接受、移植與再造〉,政治大學中文博士論文,2011年。
王俐茹,〈「忠義」的重製與翻譯:黃得時水滸傳(1939-1943)的多重意義〉,《臺灣學研究》第17期,2014年10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