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臺灣日日新報》介紹撲克牌玩法
圖1:《臺灣日日新報》介紹撲克牌玩法

淺談トランプ在臺灣的兩三事

文/李澍奕/本館編輯組專員

  搜尋「トランプ」這個日文,會出現ドナルド・トランプ大統領,就是美國現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但在臺灣日治時期,這個詞是西方遊戲的代表,亦即現在所熟知的撲克牌(Poker)。而之所以用トランプ,是在橋牌(Bridge )中,可以選擇有否王牌的玩法(No Trump),因此日本就用トランプ稱呼撲克牌了。Trump的字源是從 trionfi來的,是法式塔羅牌之意,不過跟川普總統同名也頗為巧合。

  根據1886年櫻城醉士所著《骨牌使用法 : 西洋遊戯》一書,當時日本流行佳留多(かるた,泛指紙牌遊戲,如百人一首、花札)、雙六(用骰子擲出點數在地圖上行走,類似大富翁),因此就以「西洋佳留多」稱之,其他用法是Playing Card。而當今電子遊戲龍頭之一的任天堂(Nintendo),在1889年於京都創業時就以製作花牌、撲克牌起家,可能也有流通到臺灣來。

  1923年1月1日的《臺灣日日新報》13版,也許是趁著新年期間,刊出一篇〈トランプの取り方 遊びかたのいろく〉文章,向民眾介紹撲克牌及玩法。當時的撲克牌是四色各13支以及一張鬼牌(Joker),牌的大小,以Joker做為「絕對無限的權威者」,接下來是黑桃A(Spade Ace),花牌大小是「Queen(女王)、King(王)、Jack(兵士)」,和近代撲克牌King比Queen大的玩法不太一樣;接下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內文並介紹了當時撲克牌最流行的玩法:「三十一點」(thirty-one)。

  根據日治時期文人黃旺成先生的日記,其在1924年8月3日的日記寫:
雨瀟々下 天氣頓冷 客邸寂靜 殊覺無聊 隆本日赴同窗會 仝一、二友人來泊 垂垣亦在 乃共戲「トランプ」 有曰「サーチーワン」者 有曰「ぺージワン」者 有曰「□□□□」者 有曰「精神衰弱」者 趣味不少 聊可遣興
  
  從文中看到,黃先生旅遊參加同學會,因下雨和兩位朋友打牌,有玩三十一點、有玩Page one,有玩神經衰弱。筆者對Page one玩法的印象,就是在剩二張牌的時候要喊「けいじばん」,是日語「掲示板」,正式玩法應該是喊page one。剩最後一張牌時喊ストップ,就是停止stop,出完最後一張才算贏,沒喊不算。神經衰弱就是記憶遊戲,蓋牌後翻兩張數字一樣的就得分,照牌面大小給分。至於thirty-one最近較少人玩,規則被改良成Blackjack(二十一點),除了目標點數從三十一改成二十一之外,其餘沒甚麼差別。

  玩撲克牌是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遊戲之一,如林獻堂先生的《灌園先生日記》,1940年1月4日記載「晚餐後攀龍使人招水龍共作トランプ之戲。」《楊基振日記》1945年2月12日有下面記載:
旧正の大晦日である。運賃改正決裁文書の起案に多忙な一日を過した。12時頃池田華陽君来社、15日東上する旅費として6千円貸した。夜四舅、元龍、玉燕に池田君並彼の義弟曽君を家に呼び一家団欒して囲爐し御馳走を食べた。宴後元禧君も参加しトランプをやり夜半3時過になる迄打ち興じた。何とかして玉燕さんの心を慰めたいのが主な目的である。
意思是除夕晚上與四舅、元龍、元禧、玉燕等到義弟曾君家圍爐,並且打撲克牌打到半夜三點。

  トランプ是日人對撲克牌的叫法,時至今日也這樣說,日本amazon網站的卡牌遊戲分類就是カードゲーム・トランプ,因此經過日本時代的文人,也繼續用此稱呼,如《吳新榮日記》在1963年8月18日也有一筆「過午於寶里館玩トランプ,這是久年來不幹之事,但此一玩,是惜離情之意,我們玩得大熱如此孟夏一樣。」而撲克牌(Poker)的用法可能先在中國大陸流傳,也順著遷來臺灣使用。至少在民國40年左右的臺灣報紙就開使用撲克牌這個字了,也用撲克臉來形容面無表情。

  在臺灣推廣橋牌最不遺餘力的是何應欽將軍,他有名的三打:「打獵、打橋牌、打高爾夫」,也是退役將軍們愛從事的活動。何應欽退役擔任總統府戰略委員會主席時,每周都會與黃埔軍校早期學生徐煥昇、徐康良、陳嘉尚等打橋牌,臺北市橋藝研究會於1953年開始舉辦「應欽杯」橋牌賽,何將軍會在現場觀戰與頒獎,以打開橋牌風氣。1956年起該會也創辦「敬之杯」橋藝賽,因為何應欽,字敬之,所以這也是為他而辦的比賽。而周至柔在擔任臺灣省主席任內的1959年召開第一屆「主席杯橋牌賽」,吸引全臺橋牌高手參加。另高雄也有主辦「序昭杯」橋藝賽,應是與曾任海軍總司令的梁序昭為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