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藏介紹

圖1: 封面
圖1: 封面

《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

書 名: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
撰 者:黃富三著
出版日期:民國95年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索書號:789.2 4431 2006

簡介:

  臺灣自古以來是個多族群的移墾社會,自明末開始,以閩粵為主的漢人大量移入開墾,至鄭成功率領軍民移入,開始大規模拓墾經營臺灣,這些早期移民開墾者,家族凝聚向心力強,一路上篳路藍縷,經過百年拓展,奠定臺灣發展基礎,也使得各地區不乏繁衍成巨姓大族。

  清代臺灣經濟貿易上,發展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先期以糖業為主,至康熙40(1701)年後,隨著土地開發及水田化運動,使以往原住民的鹿場,迅速成為漢人的水田,稻米快速成長,之後取代糖為最大出口品。其中,清代水田化的運動,施世榜首居推手。他利用濁水溪的水源,興建清代第一大圳-八堡圳,灌溉彰化平原,使彰化成為第一大米倉,因為稻米輸出,使得鹿港得以繁榮。施家自施秉、施世榜父子開始,先期以軍功崛起於泉州,後經渡臺開墾、從事販糖、造屋而逐漸致富,歷經四代,由鳳山而北上彰化、鹿港,後子嗣又深入內山地區移墾,可謂當時首富;然而自道光以降,施家迅速衰微,重要性大減,原因可歸納出除了分產、子孫少有重要經濟活動外,最重要是因為道光23(1843)年實施田賦銀納制後,因施家乃大業主,影響甚鉅,使得財富大幅縮水,影響力因而大減。

  本書內容包含施家發展之起步、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之經濟活動、富而後榮的施世榜、施家之轉型期、政治經濟衝擊下之施家等,文末並附上施家族譜圖及施世榜年表、參考書目及索引,重建施家家族史。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