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臺灣文獻69卷4期封面
臺灣文獻69卷4期封面

《臺灣文獻》季刊69卷4期

  《臺灣文獻》季刊69卷4期已發行,本期刊載【東臺灣研究】專輯5篇、【研究論文】2篇暨【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歡迎有興趣研讀東臺灣發展史,林朝棟棟軍運作、日本時代高校教育及日本的鈾發展與臺灣的社會大眾、專家、學者、學生參研。

  「東臺灣研究」專輯係由東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陳鴻圖教授規劃,計含【研究論文】4篇,【書評與研究討論】1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第1篇〈1896年清軍殘兵對臺灣後山中路平埔族社的征伐〉,作者潘繼道教授指出: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1896年5月日軍在卑南登陸,進入東臺灣接收。本文藉由歷來文獻及研究,探討此討伐行動,以瞭解當時後山清帝國殘兵所面臨的狀況、清軍如何發動征伐等。

  甲午戰後東臺灣的清軍無法取得糧餉,就向各村莊或番社徵糧,清軍的征伐在1896年農曆正月5日之後正式登場,持續數個月遭受清軍南、北夾擊之後,有些平埔族人前往恆春向日方表達歸順與請求速來鎮壓,且在日軍與清軍對戰時協助日軍。

  第2篇〈鳳林鎮菸業與日本移民村文化遺產的生產與意義轉換〉,作者陳涵秀教授指出:本文透過花蓮縣鳳林鎮的菸業與日本移民村文化遺產來審視文化遺產是如何被生產、其意義如何被形塑,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下,其意義的轉變與地方之間又有何關聯性?本文觀察及分析自2002年迄今逾十年鳳林的小鎮文化遺產如何從在地出發,針對困境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路,近年來又與國際接軌成為國際慢城的一員,在這些過程中地方文化遺產又有什麼樣的遭逢與意義轉換?

  第3篇〈二二八事件在臺東〉,作者吳俊瑩助修指出,臺東在二二八事件時局面能夠很快穩定,原因有三。第一,縣長謝真預先將縣警局倉庫槍械分藏於今成功、關山鎮,避免全為群眾接收,並遵照長官公署制止軍憲警用槍命令,採取柔性應對,避免刺激人心。第二,青年團體及警察接手治安維持工作,秩序尚佳。處委會不斷派人與謝真交涉回府辦公,互動良好。第三,謝真透過陳振宗、馬智禮、王登科等與原住民的聯繫溝通,未發生原住民與漢人勢力合流,反而對事變中心的臺東鎮構成包圍態勢。

  第4篇〈「綠島監獄島」之記憶空間變遷探討〉,作者陳瑞琪、潘宗億老師指出, 本文以「紀念空間」與「記憶建構」之辯證關係為分析視角,透過政治受難者、士官兵與綠島居民三個社群的回憶錄與口述訪談之詮釋,嘗試在目前「白色恐怖」研究的基礎上另闢蹊徑,進而解讀並重新建構於時空共軸下「綠島監獄島」之多元空間意義。

  本文論證,「綠島監獄島」一隅空間,既是政治受難者的創傷之地、士官兵服役的苦悶歲月,更是綠島居民與之「同榮共損」的共同生活體。

  【書評與研究討論】1篇〈歷史記憶中的噶瑪蘭族「獨木舟」〉,作者陳逸君教授指出,清朝文獻中曾記載原住民的獨木舟為「蟒甲」(或莽甲、蟒葛或甲舵等名),但它究竟與噶瑪蘭族有何關連,是本文所欲探索的課題。本文嘗試呈現當代噶瑪蘭族如何藉著歷史文獻與口述史來建構其歷史記憶。研究得知,獨木舟不僅是噶瑪蘭族「再創造」出的傳統文化,也是族群成員因認同感而建構出的歷史記憶,而最終目的即在於宣稱族群文化與鞏固其族群地位。

  另刊載【研究論文】2篇,第1篇〈清季臺灣大嵙崁之役中棟軍支應處的運作(1891-92年)〉,作者黃富三教授指出:棟軍支應處係仿效淮軍營制,設中路營務處,光緒17至18(1891-92)年林朝棟北上主導大嵙崁之役,後勤組織大致上是:棟軍支應處向棟軍後路糧臺與棟軍後路轉運局(臺北行臺)二處申請補給,包括軍餉、軍需品及日用品。後勤補給路線除淡水河運可通達大嵙崁,最值得注意的是近代通訊與交通工具之運用,即電報與鐵路之運用。本文證明至遲在光緒17年10月前基隆至臺北與臺北至新竹已經通車,而非一般作品所稱之光緒18或19(1893)年,而林朝棟亦加以利用以迅速往返大稻埕與桃子園車站,每日往返有三班車。後勤單位分工良好、運作有效可說是林朝棟完成使命之重要因素。

  第2篇〈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作者歐素瑛纂修指出:臺北高等學校與臺北帝國大學均屬於日治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機關。兩校實互為上、下級學校,關係自甚密切,人事交流更是頻繁。本文以化學科教授瀨邊惠鎧為例,由其先後執教於臺北高校、臺北帝大之教學、研究經歷,究明兩校在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及教學、研究上的不同特性。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二戰中日本帝國的鈾爆彈夢與臺灣〉,作者林炳炎老師指出:二戰中,1943年3月,日本帝國修改採礦法令,有兩種稀元素礦石鋯和獨居石成為軍用物質。這兩種礦物的開採在高度保密和匆忙中進行。戰後,很難看到這軍事的採礦計畫的全貌,稀元素製造「鈾爆弾」,除了是軍極密外,它還是日本學術界禁忌。本文嘗試從軍極密的殘存資料隙縫,拼湊出不完整的圖像。

《臺灣文獻》季刊69卷4期目錄
【東臺灣研究】專輯
【東臺灣研究】專輯導讀/陳鴻圖
【研究論文】
1.1896年清軍殘兵對臺灣後山中路平埔族社的征伐/潘繼道
2.花蓮鳳林日本移民村菸業文化遺產的生產與意義轉換/陳涵秀
3.二二八事件在臺東/吳俊瑩
4.「綠島監獄島」之記憶空間變遷探討/陳瑞琪、潘宗億
【書評與研究討論類】
5.歷史記憶中的噶瑪蘭族「獨木舟」/陳逸君
【研究論文】
6.清季臺灣大嵙崁之役中棟軍支應處的運作(1891-92年)/黃富三
7.臺北高校與臺北帝大知識與人脈的流動:以瀨邊惠鎧為中心/歐素瑛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
8.二戰中日本帝國的鈾爆彈夢與臺灣/林炳炎

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售價工本費新臺幣300元,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各類書籍,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讀者洽購。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黃淑惠、鐘登崇、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