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大甲帽
圖:大甲帽

大甲帽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傳統大甲帽,是指以大甲、苑裡一代農家栽培的大甲藺為原料所生產的草帽。大甲帽的源起,有多種說法。傳說清光緒23(1897)年(就是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的第3年),日人詢問编織中的農婦洪鴦能否仿編手上拿的小禮帽,後來洪鴦根據「加紋席」編法,仿洋帽樣式,完成臺灣史上第一頂藺草帽。但根據大甲帽業者李燕山耆老的說法,大甲帽的興起源於苗栗廳長嘉永氏,鑑於臺灣婦女人口閒置,而大甲有草蓆編織,於是他於光緒26(1900)年與大甲士紳朱麗、杜清、李聰和共商,找幾位婦女以平埔族的草蓆編法改良成歐式禮帽。次年李氏等人外銷2,000頂草帽到日本,因產於大甲,故遂命名為大甲帽。

  大甲藺草為屬於莎草科莎屬,莖呈三角管狀,長1公尺餘,生長於大安溪下游兩岸臨海的沼澤濕地,為大甲與苑裡之特產物。藺草堅韌耐用,具有吸濕脫臭的功能,製成草帽後,夏天戴帽涼爽吸汗,可預防頭瘡,聞起來還有一股清香味,缺點是遇潮濕易發霉。

  藺草經種植、收割、曝曬、析草、搥草、揉草、舖草,最後才進入編織加工程序。大甲帽编織有7道工序:1、起帽底:帽底就是帽頂,從帽頂中心編起,經緯各6〜18條不等的原料,不斷加草編成。2、編帽管:帽管是帽子的頭部,帽頂直徑夠時,便開始將帽體編成圓管狀。3、編帽緣:帽管夠長時,加草編織帽緣。4、編帽緣邊:將放射狀的帽草收編,使帽緣不致分散。5、減邊草:減去多餘編草。6、槌邊:槌打邊緣使帽緣平坦紮實,至此階段完成的帽子稱為「帽胚」。7、加工:因帽胚並不堅挺,必須經過上膠壓燙等加工程序後才成為美觀實用的大甲草帽。

  大甲帽自清末民初以來即名聞全省,甚至外銷日本歐美等地,全盛期帽業發展為臺灣5大出口產業之一。最早外銷的大甲帽,是以傳統的大甲藺草為材料,因藺草易發霉的特性,後來被以林投和其他原料的草帽所取代。目前大甲、苑裡等地仍有少量生產。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