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冬令謝平安
圖:冬令謝平安

謝冬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冬至又稱「冬節」,該日吃過湯圓後,大家都增長一歲。傳統上民家拜神明時,準備全副的牲禮、四果,以及應節的湯圓(冬節圓)和菜包;拜祖先時,剖開的牲禮、米飯、菜、湯圓、菜包等。有些較傳統的聚落村廟,則會固定於冬至日起到農曆十一月底前,擇一吉日舉行年尾謝平安的祭拜儀式,這便是「謝冬」。

  有些村落間會有聯合祭祀的傳統,年尾的拜天公謝平安祭典,甚至比過年時還要熱鬧。夜間子時起,許多村民便會敬備答謝天公的牲禮、水果、糕餅、金紙等,齊聚於宮廟前的廣場。而廟方也在廟前向天處,搭設起拜天公的頂、下桌,並準備天公座、牲禮、水果、全豬、全羊、金紙等,並將主神請到天公桌安座,等待村長(或頭人)擲筊請示全體祭拜的吉時可由子時(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間)幾點幾分開始上香,稱為「開香」,三次落香(上三次香)後,等擲筊三個聖杯才可化財帛,之後主神「落壇」,請主神返回廟中安座,村民才向廟中主神上香答謝,祭典也結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