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種族別身高圖(出處:臺灣總督府學生生徒兒童身體檢查統計書 ,昭和10年)
圖1:種族別身高圖(出處:臺灣總督府學生生徒兒童身體檢查統計書 ,昭和10年)

漫談一份昭和9年學齡兒童體適能測驗報告

文 / 李澍奕 / 本館編輯組專員

  在電影《KANO》裡頭,近藤兵太郎教練組成了三民族的棒球隊,並說各自優點「日本人擅長防守,漢人打擊強,『蕃人』(原住民)跑得快。」那時候是昭和初年發生的事情,但實際的情形如何?從《臺灣教育會》學刊翻到一篇〈昭和九年度體力檢查成績〉,讓我們一探當年的情形。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會在不同年度出版《臺灣總督府學校生徒兒童身體檢查統計書》,就全臺灣的學生進行普查,從小學到大學都進行調查,如昭和7(1932)年的普查紀錄中(昭和10年、1935年出版),總數342,232人,男245,086人,女97,146人,其中初等教育(含小學校、公學校)323,864人(男232,151人、女91,713人);中等教育(含中學校、高等女學校、高等學校尋常科)有10,587人(男5,362人、女5,225人);職業教育(含農林學校、工業學校、商業學校、實業補習學校)有5,109人(男4,933人、女176人,全數為實業補習學校);師範教育(男1,251人、女31人)、專門教育(含高等學校高等科、醫學專門學校、高等商業學校、高等工業學校、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男生1,236人;臺北帝國大學的男生153人、女生1人(應是昭和6年入學的臺北帝大首位女學生大森政壽)。年齡從7歲到26歲(及以上),其中內地(日本本島)人男24,803人、女20,941人,本島(臺灣漢人)人男214,829人、女72,901人(其中福建人男179,308人、女60,285人;廣東人男35,521人、女12,616人),「蕃人」男5,454人、女3,304人(其中「熟蕃」男1,929人、女597人,「生蕃」男3,525人、女2,707人)。從這個統計分配大致看出當年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升學、族群、性別比例,女性除了師範教育外,很難受高等教育,第一位臺北帝大女學生大森政壽錄取時還轟動一時,當然當時在日本本島女性也不容易受高等教育就是了,比較同時期東北帝國大學也才出了3位女學生。另外「生蕃」部分女性受教育比例比漢人高上不少。不過不論漢人或原住民,約97%都還在受初等教育,但當年的中等以上教育資源還是很不足,內地人學生也是男生90%、女生95%還在受初等教育階段。因此在《KANO》片尾提到,當年嘉農棒球隊的漢人或原住民選手日後多半發展得很好,也是因為能讀到專門教育階段者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另外從該本調查統計書的曲線圖中(如圖1、2),其中虛線的部分是文部省做的全日本國平均,因為20歲以上還在讀書的資料比較完整,所以曲線符合緩步上升的邏輯。至於在臺灣的調查,因為內地人可能受完中等或專門教育後就會返回日本求學,而本島人、「蕃人」在18歲以後還在求學的更少(尤其是女生的資料偏差更明顯)。從身高圖來看,12歲的男生、女生,三個人種都在130-135公分區間,內地人較高,本島人約131公分、「蕃人」130公分;依照「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所做的7-20歲成長曲線圖分析(可能是參考1997年臺閩地區學生普查資料),在12歲的男女生平均數都在150公分。12歲的體重在26~30公斤之間,也是內地人較高,近代人則是約40公斤。而在18歲部分,本島人和內地人男生各約162公分、「蕃人」157公分,但女生三個人種就同是151公分左右;男生體重約50-52公斤、女生45公斤,皆較日本全國平均稍低。而近代臺灣18歲男生平均172公分、62公斤、女生160公分、50公斤,相差近70年的時光,粗估臺灣成人平均多了10公分與10公斤。

  而在《臺灣教育會學刊》第397、398(1935年8月、9月)〈昭和九年度體力檢查成績〉,分兩期刊出,是由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兼臺灣總督府技師、醫學博士岡野丈雄主持。岡野丈雄出身福岡,於1933-1935年間擔任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兼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學務課技師,隔年到臺北帝國大學附設醫學專門部擔任教授,與杜聰明為同事,甫一年就離開臺灣返日任職九州醫學專門學校,當時(1936年)為從六位,戰後於1947年擔任久留米醫科大學衛生學主任教授,1964年任日本產業醫學會(今產業衛生學會)會長,對日本公共衛生、勞動衛生有重大貢獻。而本篇論文,則是引進「體適能」的調查,在總督府統計學生身高體重、營養等基礎上,進行所謂的「體力檢查成績」。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於昭和8(1933)年制定〈體力檢查實施要項〉,隔年小幅修正,主要參考全日本體操聯盟競技檢查實施要項及臺北中等學校體操科老師、體育研究會會員等意見制定,將「體力」分成走力(奔跑)、跳力、投力、屈臂力、泳力五種,岡野教授再細部解釋:
1.走力重點在迅速性(接近Quickness概念,強調反應)和筋肉力量,與身高及下半身長很有關係。
2.跳力與巧緻性(接近Dexterity概念,強調靈巧,或可稱靈活度)及筋肉力量,與身高及下半身長、體重很有關係。
3.投力強調筋肉力量和靈活度,與胸圍、上臂圍、體重、身高很有關係。
4.屈臂力強調筋肉力量、持久性,與胸圍、上臂圍及體重很有關係。
5.泳力強調靈活度、迅速性、筋肉力量、持久性,另與胸圍、身高、體重很有關係。
其中前4種力量比較強調個人體能,而游泳就是綜合性,包含體能、技術和精神力,從這裡看出日治時期的學校教育就有強調游泳的重要性了。

  而要測驗這5項能力,走力是測50公尺跑步;跳力採立定跳遠;投力是投籃球,投一顆直徑7.7公分、重600公克的籃球,可助跑,但非投準是投遠;屈臂力是指屈臂懸垂,就是單槓的引體向上,而且規定手要打直降下後才能再拉;游泳則是測25公尺。昭和9(1944)年的測驗並非普查,而是抽選10歲以上(小、公學校四年級以下)學生,受測者共101,648人(男68,331人、女33,317人),包括內地人28,149人(男15,816人、女12,333人)、本島人66,368人(男47,046人、女19,322人)、「蕃人」1,089人(男620人、女469人),扣掉年齡過小者約佔全體學生的45%。

  而評價分數參考日本本島測試結果常態分配常模,分成7個等級,1最好7最差,3~4等級接近平均水準,但不分齡。其中男生的標準,50公尺,1~7級分別為7秒、7.4秒、8秒、8.4秒、9秒、10秒、11秒;立定跳遠1~7級是2.2公尺、2公尺、1.8公尺、1.7公尺、1.6公尺、1.5公尺、1.4公尺;投球1~7級為23公尺、20公尺、18公尺、15公尺、13公尺、10公尺、8公尺;屈臂懸垂1~7級為10下、7下、4下、3下、2下、1下、0下;25公尺游泳1~7級是15秒、16秒、18秒、20秒、22秒、24秒、游不完。其中屈臂懸垂標準可和當代比較,根據2012年版「國軍官兵基本體能暨游泳訓練參考手冊」,19-25歲引體向上及格標準為5下,作不到就「洞八」,大概就拿到屈臂懸垂的3級分數。而25公尺游泳,現在有規定國中要可以在換氣5次以上達到游泳25公尺,而有部分大學將游泳25公尺作為畢業門檻,但這在昭和9年只是一項基本能力,從「15歲內地生」的測試結果(如圖6),9成學生拿到5級以上成績,意味都可在22秒內游完25公尺、單槓拉3下;而有5%的15歲內地生可以拿到1級以上成績,意味者有著50公尺跑7秒、單槓拉10下、游泳15秒內、立定跳遠2.2公尺(現代前5%的標準是235公分)的體能。

  昭和9年的受試者就是把這5項做完,再跟同齡的一起計算,得出該年齡段的「中間值(Md)」,所以本篇看不出各自項目的個別成績。從論文中的附圖「種族年齡別體力等級圖」(如圖7),以男生為例,從10-13歲三民族平均值沒明顯差異,都在6級到5級間,13-17歲內地人成長較快,和「蕃人」拉開1級、本島人1.5級的差距,但18歲開始「蕃人」的體能取得上風(20歲圖表的交叉應為抽樣偏差),與內地人拉開0.5級、本島人1級的差距。且「蕃人」的體能水準達到1.5級的水準,在質量上都很突出,呼應《KANO》「『蕃人』跑得快」的印象。而本島人從18歲以後就維持在3級左右,也落後於內地人。但因為這是學生的數據,也要參考日治時期學校的課程,因為學生的體能隨著年齡而提高,這在現代臺灣大概只有體育系學生能這樣;另一方面,當時的體育課,也可能針對提升體適能設計課程。而岡野的結論除了有提到上述學校教育對體能改善有所幫助外,也建議應該要加強女性體魄的鍛練,畢竟檢測結果女生的體能從13歲以後就維持在5級左右並未提升,強國必先強種,因此女性也要加強。從細部分析,女生在11-13歲體能強過男生,當時女性初經在14歲來,而調查女生體力最高時為15、16歲,就讀「高等女學校」的學生,體能都又比公學校學生強上1-1.5級,因此需要加強女生的體育課程,延長顛峰期。

  岡野教授本來期待這項體力檢查的普查可以繼續進行,但從發表隔年他就離開臺灣,而直到戰後也沒有再進行類似的調查。近年來教育界推廣體適能運動,和昭和9年的常模比較,只有立定跳遠一樣相同,而現在的標準可比當時強上很多了,這當然跟身高、體重成長很多因素相關。而測驗項目也逐步強調「核心肌群」以及「肌耐力」,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重視軀幹力量,以及中長距離跑步取代無氧的50公尺測驗,另外引體向上這種對體重較輕者有利的項目,現在軍中也取消了。從這點看來,對「體力」的定義也是隨時代而不同的。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