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輪鼓で遊ぶ安徳天皇(日文維基百科)
圖1:輪鼓で遊ぶ安徳天皇(日文維基百科)

淺談「民俗體育」在臺灣的發展(篇二):環遊世界的扯鈴

文 / 李澍奕 / 本館編輯組專員

  「ディアボロ」(Diabolo)全為片假名,表示對日本來說是外來物,就是中文的扯鈴,不過在日文維基百科介紹中有一張圖片為〈輪鼓で遊ぶ安徳天皇〉,安德天皇(1178-1185)是日本有名的幼帝,因時值源平合戰期間,1歲4個月就被拱上即位,7歲時在平家敗亡的壇浦之戰中被家臣擁抱投海自盡。本圖是天皇正在玩「輪鼓」(りゅうご)的畫面,輪鼓是中間細軸連接兩端,類似蘋果核或鼓,用細線拉扯並空拋接住,在日本視為独楽(こま)的一種,是一個中心細軸帶動迴轉的玩具,漢字音讀的独楽(どくらく)就是陀螺,而從考古學來看,陀螺這種「單軸旋轉玩具」(Spinning tops)在很多遺跡中被發現,被視為人類最古老的玩具型式之一。因此,陀螺或扯鈴其實是日本傳統的玩具,還可追溯到近千年前,本身就是日本傳統民俗體育的一種了。

  根據日文維基百科的敘述,扯鈴在中國唐代流行,日本的平安時代(794-1185)傳入,先入宮廷,如安德天皇就有嬉戲,在鎌倉時代(1192-1333)成為大眾玩具,並在室町時期(1338-1573)出現專業職人,以耍弄扯鈴為業,江戶時期(1603-1867)衰退,不過之後歐洲開始流行扯鈴,並於明治(1868-1911)時期再度將扯鈴風氣傳回日本,成為人氣玩具,並命名為「ディアボロ」。現在的日本,扯鈴通常稱為「中國こま」,而陀螺就是独楽(こま),目前都有相對應的協會或比賽。

  而在發源地部分,根據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4批登錄名單,「抖空竹(扯鈴)」的發源地在北京市宣武區,為慶賀通過登錄,2009年在該處成立北京空竹博物館。不過依據申請資料,北京抖空竹的歷史從明永樂年間開始算,是因為明清兩代都以北京為首都,而抖空竹發展十分完整,做為保存團體十分適合,惟從日本資料顯示是從唐代開始,安德天皇就已經在玩了,因此,北京嚴格來說並不算是扯鈴的發源地,應該是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完整的區域。

  既然扯鈴在日本已經有一段歷史了,但為什麼在明治年間要用外來語「ディアボロ」表現?日文資料是說由ギュスターヴ・フィリパール(Gustave Philippart)發明,而發音接近象徵惡魔的Diablo,又或是一種義大利傳統料理。而以法語翻譯成中文就會出現「空竹」,就是中國早期對扯鈴的稱呼。

  關於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從美國一份「專利文件」說起。這份1905年8月1日由比利時工程師Gustave Philippart提出申請,並於1906年6月5日通過,專利序號822,628號,品牌名是Double Top For Games。在產品說明中,就有提到名稱為Diable,在法語就是魔鬼Devil的意思了。這個專利是改良原本的扯鈴,以前的扯鈴在空拋的時候對觀眾和表演者會有危險,是因為重量較重,而這個專利是將雙頭和中間的圓柱都改成中空的,連接圓柱也較細,或用橡膠及其他降伏點較低的材料(yielding material)包覆外層,表演起來就比較安全。

  英國體育學者C. B. Fry自我發行以自己為名的C. B. Fry's Magazine ,介紹許多體育活動或玩具,其中有撰寫〈The Devil Game : Diabolo〉一文中,提到扯鈴在1812年傳到法國時,尤其被當年歐陸霸主拿破崙喜愛,當時法文就以Le Diable命名。在法國流行後,逐漸於歐陸傳開,變成流行及社交娛樂。因為其飛行的特性,奧地利人還把它與Deghen Machine連結(由奧地利鐘錶工匠Jacques Deghen發明的一種汽球空飄器械),之後更流傳遠達俄羅斯。

  扯鈴傳到歐洲的途徑,一般說法是由比利時傳教士Lord Macartney,於1793年傳入,渠等稱是在北京看到此技藝(所以中國現在將北京視為發源地似無不可)。而據Fry的敘述,當年中國傳入的扯鈴是兩端為平面的板子,以木頭、竹子最多,中間一個桿子連結兩端,桿子為中間細長兩端突起的細軸,得以讓線綁住。木板為中空並打洞,因此扯起來會有空氣進入,產生聲響,這個跟目前臺灣使用的扯鈴形體較為類似。據當時傳教士說法,扯鈴不是小孩子的玩具,而通常是擺攤叫賣的小販為了吸引觀眾的工具,類似雜耍的功能。清代李若虹在《朝市從載》中記載:「抖空竹,逢廟集,以繩抖響,拋起數丈之高,仍以繩承接,演習各種身段。」就是這個主要功能。

  至於Diabolo (Le Diable)的名稱,有一說是結合希臘字根Dia-,有穿越的意思,而bolo是丟的意思,因此結合成Diabolo,這也是目前英文的正式用法。因為扯的時候會產生噪音,而字彙又接近diable(惡魔),當時歐洲已經是解脫宗教束縛的社會,所以傳到法國去時就用這個稱呼了,傳回日本又變片假名ディアボロ。當扯鈴傳到歐洲之後,反而是上流社會流行的玩意,除了正常的玩法以外,還有引申花式,例如將細繩拉在女士的腰部當扯鈴扯等較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法(不過僅見在圖片中)。在20世紀初Philippart新設計的扯鈴形態,跟中國式有所不同。中國式的扯鈴長的像舉重的啞鈴,Philippart的設計像是兩個碗公的底部接在一起,而在19世紀法國傳統的扯鈴則比較像葫蘆一樣。

  一則明治41(1908)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ディアボロ たけ坊〉,提到近年來日本東京橫濱開始流行扯鈴,是以年輕人為主的娛樂,而且也傳入了臺北。文中提到ディアボロ名稱的來源也只說「轉化自日文、中文與義大利文」,文中覺得這項技藝可以訓練反應和技術,所以適合學校推廣。而從片岡巖《臺灣風俗志》(1921年出版)的兒童遊戲篇沒看到扯鈴的條目,但有提到陀螺、放風箏,且因是「人盡皆知」的技藝所以不需多加說明。因此扯鈴可能僅在明治末年曾流行過一陣子,之後又退潮了。在戰後開始推動的民俗體育,較有可能在那個時間才將扯鈴變成當代集體記憶。畢竟蒐遍《臺灣文獻叢刊》及「臺灣日記資料庫」,都沒找到「扯鈴」、「空竹」相關資訊,要說是「傳統民俗」,也是被政策化的傳統。

  戰後為了塑造民俗體育的氣氛,就會特別提出幾位「薪傳者」,如1962年2月8日的《中央日報》第4版,介紹了「扯鈴鼻祖」陳金銘。陳金銘(1887-1977)為河南開封人,在大陸期間就加入了知名的李棠華技術團,並專攻扯鈴。1947年已60歲,仍配合政府動員加入上海戡亂建國宣傳隊,以表演技藝勞軍。在1954年金門九三砲戰期間,也赴金門表演勞軍,並常隨李棠華團海外宣慰僑胞,因此,陳金銘老先生就成了「扯鈴」的代表性人物。不過,或許當時扯鈴跟傳入歐洲時期一樣,都算是大人的娛樂,陳金銘老先生就曾說過自己是20幾歲才開始學扯鈴,而1965年臺中市東方大舞廳的廣告,以陳老先生的扯鈴表演為號召,舞廳也不是讓小朋友去的。1975年臺灣省政府公告要推廣民俗體育後,最初還沒有扯鈴,1977年陳老先生過世,《中國時報》報導扯鈴技藝或將失傳,並感嘆現在藝人只會唱歌不會雜技。陳先生的孫女,時任教復興劇校的陳彩鳳老師,就成了扯鈴的種子教師,於1980年開始在學校推廣。而據當年去海外表演的老師說,當時去海外表演,洋人提到怎麼沒表演扯鈴?原來早在一個世紀前,扯鈴就曾經是歐美社會的流行文化了!

參考資料:
1.嚴象胥,〈再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工程——扯鈴運動在台灣〉,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2791

2.李思穎,〈臺灣扯鈴的先行者 (上)—專訪詹益淦〉,網址:https://www.redbull.com/tw-zh/taiwan-diabolo-culture-interview1

3.認識扯鈴,網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0/ykjhs/site1/index.htm

4.https://www.juggle.org/c-b-fry-gustave-philippart-and-the-origins-of-modern-diabolo/

5.https://blog.imagesmusicales.be/a-devils-game-diabolo/

6.http://diabolart.free.fr/histoire.html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楊心如、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