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七星娘娘
圖1:七星娘娘

七夕不止是牛郎和織女

文/楊心如/本館採集組科員

  七夕快要到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熟悉嗎?牛郎和織女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註1),當時僅是指星宿名稱,後逐漸在漢代衍生出人格(註2)和鵲橋相會(註3)的故事,並在三國時代正式成為夫婦(註4)。牛郎織女的故事經歷多人多代的演變,有說織女和牛郎婚後不勞作而被罰於天河兩側(註5);也有一說織女因羽衣被盜,不得不嫁予牛郎,後取回羽衣飛去(註6);現代的故事則融合了各時期不同版本,匯聚成如今我們熟知的故事,也就是織女因私定終身而被抓回天庭,牛郎擔著一對兒女,披著牛皮追趕,被王母娘娘用金釵劃破天空形成的天河阻隔,夫妻親子因被分隔而傷心不已,玉皇大帝於心不忍,故同意可於每年7月7日相會(註7)。

  除了牛郎織女的故事,七夕亦稱為「乞巧節、七巧節」,自古有「乞巧」的傳統(註8),不過在臺灣,七夕更是屬於兒童的節日。每年農曆7月7日是七娘媽的生日,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也就是七星娘娘,或說織女星,相傳是護佑家中未滿16歲(未成年)的孩童的女性守護神,在臺灣甚受民眾敬奉,故七夕亦稱為「七姐誕」、「七娘媽生」。婦女會於當天傍晚上香或是到七娘媽廟上香(註9)。

  拜七娘媽時,有的民眾會準備一座七娘媽亭(紙糊燈座),放在供桌中間代表七娘媽的神尊,或是準備一張七娘媽的神禡放在供桌前緣中間。再特別準備毛巾臉盆給七娘媽梳洗用,並備有供品各七份,最主要是準備湯圓七碗,每個湯圓中間再壓一個凹洞,象徵「一家團圓」,盛裝牛郎織女相會時感傷的眼淚。還有油飯、麻油雞、以及像雞冠花或薊花(俗稱圓仔花)或是鳳仙花、茉莉花等,還有胭脂、椪粉、紅絲線、香帕、扇子、鏡子等。並敬獻娘媽襖(或稱鳥母衣,同床母衣)七只、福金、刈金等(註10)。

  臺灣人相信子女都是註生娘娘所賜,從出生到步入成年之前,一直受到註生娘娘和七娘媽及諸神的庇佑。孩子出世後,為保平安成長,會在七娘媽神誕(即七夕)時,到附近廟宇向神明祈求絭牌來掛,稱作「綰絭」(綰音同宛,絭音同眷)。「絭」,是指刻有太極八卦、神明神像、尊稱或相關護符的符牌,又稱「絭牌」、「符牌」或「神牌」。一般人家則直接用古圓形銅錢、或是現代仿古銅錢,絭上常鑄有「康熙通寶」或「乾隆通寶」、「太平通寶」等之字樣。「綰」是指掛在脖子上的意思。有了「綰絭」、「換絭」、最後才是「脫絭」(註11)。

  幼兒在出生後一年首次綰絭,以後每年七娘媽生時,都要再向七娘媽祭拜,並換新的紅絲線,或是新的絭牌,稱為「換絭」,有重新增加新的一年的護佑靈力之意。待滿16歲時,已被認為成年,而中止綰絭,這就叫「脫絭」。這種傳統的成年禮稱為「作十六歲」,由父母帶著子女和供品去寺廟謝神,祭拜完七娘媽後,16歲的少男少女都要環繞七娘媽亭走三圈,並在父母手持的七娘媽亭下鑽過,表示「出婆姐宮」,再將七娘媽亭投入火中,表示奉獻給七娘媽。鑽過七娘媽亭後,還得自七娘媽的供桌下匍匐鑽行三圈,男向左轉女向右轉,站起來時表示已長大成人,並在神的面前,行脫絭之禮,取下孩子固定掛在身上保平安用的絭牌,從此就不用再綰絭了。臺南的開隆宮和彰化鹿港、新北市三峽地區仍保有祭拜七娘媽的習俗(註12)。

  早期社會因醫療技術與衛生環境不發達,免疫力較弱的孩童不容易養大,因此衍生出許多為兒童祈福與保平安的習俗,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論食衣住行,均可見到含有避邪或是保佑涵義的物件。本館文物大樓3樓第五展示室「臺灣原住民祭典及臺灣民間信仰、祭儀、藝能、戲曲」和第六展示室「生命的過程及民俗的過去、現在、未來」,展示臺灣民眾自出生至成長過程中,民間信仰以及諸神對生活各層面的影響,多樣性的神祇與信仰,也呈現出臺灣獨特且多元的文化風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親臨本館參觀,一定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註1:《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2: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10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時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人格。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3:西漢劉安《淮南子》中有「七夕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的記載,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中則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可知當時民間已有牛郎織女度銀河相會並有鵲橋的傳說。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4:三國魏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這時兩人已成為夫婦。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5:南朝梁殷芸《小說》提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機杼。天帝怒,責另歸東西,但使一年一度相會。」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6: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四中的《毛衣女》故事,「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詳見維基百科,「牛郎織女」,檢索於2020年7月14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郎織女。
註7:楊玉君撰,王秋桂主編,《七夕》(臺北市:文建會,民84),頁10-12。
註8: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詳見維基百科,「七夕」,檢索於2020年7月16日,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七夕。
註9:江韶瑩等撰,《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頁369、612。
註10:同註9,頁612。
註11:同註9,頁228、230、612。
註12:同註9,頁23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楊心如、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