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藏介紹

圖1:賽德克布毯(館藏編號19970011260)
圖1:賽德克布毯(館藏編號19970011260)

文物風華:館藏「賽德克族緯挑米粒織黑色菱形紋布毯」

本館編纂何孟侯

材質:苧麻線
工法:緯挑米粒織
尺寸:428×50公分
說明:
  賽德克族,現今主要人口居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各部落,部分移居至南投縣國姓鄉、花蓮縣秀林、萬榮、卓溪、玉里及宜蘭縣的南澳、大同等鄉。日治時期曾因祖源地、我族認同、語言等差異,被人類學者單獨稱作「セデック族,沙績族」,不過大多之學術分類皆仍將其歸入泰雅亞族中;於2008年4月由原屬之泰雅族亞族,被政府認定為獨立的賽德克族,以Seejiq Truku、Seediq Tgdaya、Sediq Toda三個主要語群族人共同組成。事實上,本族與早先移居花蓮地區的太魯閣族仍有著諸多關聯,包括祖源、祖靈信仰、語言、文化表徵甚至在物質文化的表現等方面皆然。

  此件館藏文物,經族人協助判別為典型賽德克族手工織布(註)。織布之線材純為苧麻線人工揉捻,以黑白兩色之麻線挑織出傳統菱形幾何紋,其中白色線材部分仍保有苧麻線之原色,黑色線材係以傳統染料染整而成,據部落織女及族人所述,染整黑線,係以過去部落山區發現之黑泥浸泡時日,之後藉由九芎定色而得。

  賽德克族人認為將菱型紋織在布匹縫製衣服,就如同祖靈的督促與護佑隨行,直條或橫紋線條則是通往祖靈地的Hakaw Utux/Hako Utux生命之橋(祖靈橋)。編織工法賽德克族語稱作「miri」,即緯挑米粒織或稱浮織,是屬於難度較高的織法,必須經過長時間經驗累積才能勝任的織布技藝。

  在傳統的部落生活中,此類布匹較為厚重,通常作為日常保暖之被褥使用;就線材、染色及編織手法等判斷,本件布匹應有百年以上歷史,賽德克族語稱作「pala ratu」,意即緯挑織布。

註:
於2021年間,曾數度邀請賽德克族人來本館協助辨識族群所屬文物。首次邀請對象有原民會賽德克族委員Awi Nokan、靜宜大學文碩班Iwan Pering老師及修習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班之族人,共14位。第二次則將前次初步判別選出之藏品原件自典藏庫房提借出來,邀請南投縣認定之賽德克族織布工藝師Uma Pring (林喜美)、Robo Nawi (高雪珠),及從旁協助族語拼音之Walis Pawan (郭明吉)、Bakan Temu (梁秀珍),除了做進一步確認外,也提供許多展品說明之補充內容。第三度邀織布工藝師Uma Pring (林喜美)、Robo Nawi (高雪珠)等人針對傳統服飾之穿搭演示說明。

參考書目:
1.王蜀桂著,《臺灣原住民傳統織布》,臺北市:晨星,2004。
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蕃族調查報告書(3):紗績族霧社蕃 同韜佗蕃 同卓勞蕃 同大魯閣蕃 同韜賽蕃 同木瓜蕃》,臺北市:南天,198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