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藏介紹

圖1:封面
圖1:封面

《淡水廳志》十六卷

書名:《淡水廳志》 十六卷
著者:(清)陳培桂等修
出版日期:同治10(1871)年
館藏號:677.7108 / 7544 / 1871 / v.1-v.8

  本館珍藏一部清同治10(1871)年雕版印刷《淡水廳志》刊本(以刻版或排版印刷的書籍版本)。

  清領時期於臺灣地區纂修的地方志書不在少數,專記地方事物,敘述以地方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人物等為經,地理環境、天然資源自然現象為緯,具有存史、治理與教化功能,為瞭解地方歷史文化基本史料。

  雍正9(1731)年正式將大甲溪以北設為淡水廳,直至光緒元(1875)年臺北府成立,轄內分設新竹縣、淡水縣、基隆廳,前後145年(1731-1875)的淡水廳建置於此走入歷史。

  《淡水廳志》歷經約40年(1833-1871)至少3次修志。最早是道光13、14年(1833-1834)鄭用錫纂輯完成《淡水廳志稿》(即《鄭稿》);其後,同治6(1867)年,淡水廳同知嚴金清聘請金門舉人林豪以鄭稿續加纂輯《淡水續志稿》(即《嚴志》) ,《鄭稿》、《嚴志》兩稿皆未刊印;直至同治9(1870)年,淡水廳同知陳培桂開設淡水廳修志局,延攬舉人楊浚據《鄭稿》、《嚴志稿》增修編纂,於是年5月始修至9月完成志稿16卷,僅花4個月,並於同治10(1871)年梓版刊行。

  綜觀《淡水廳志》全書與一般方志差異不大,但綱目中以《卷一》、《文徵》取代修志通例《卷首》、《藝文志》,內容上亦有些許更動,稱得上是自成一格。

  《淡水廳志.卷一》包含〈序〉、〈凡例〉、〈目錄〉及〈圖〉。其中「淡水廳全圖」、「沿山各隘圖」、「沿海礁砂形勢圖」等,參考近代西法繪製,為臺灣修志創舉;《淡水廳志.卷十五》〈文徵〉,因淡水初闢著述尚少,不同於傳統僅收著述之目錄,收錄著述文章及詩歌,包含鄭用錫〈初志稿序列〉、林豪〈續志稿序例〉,其中收錄的鄭用錫〈勸和論〉現為高中國文選文。

  目前公藏同治10(1871)年出版《淡水廳志》已知本館、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竹市文化局以及淡江大學圖書館等均有典藏,約有10部,惟版本仍需再加以考證。據研究,清代各省方志的印刷數量可能是以300部為限,《淡水廳志》如同,存世應不到4%,有其珍貴之處。

※為不損壞古籍原件,本文圖檔為未裝訂之拓本格式掃描檔。

本館圖書資訊查詢系統:
https://library.th.gov.tw/opac890/forms/bibliography/book_search.aspx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