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草仔粿(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草仔粿(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草仔粿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https://dict.th.gov.tw

  客家人稱粿為「粄」,以糯米為主要材料的食品。粿皮以蓬萊米、糯米和水磨成米粉,經過脫水成為水分較少的米漿團,摻入已經煮熟帶有黏性的熟團搓揉混合,客家人稱「粄粢」。所謂「草仔」即是粄粢內摻加的艾草食材,將採下的艾草去除莖、梗,取其嫩葉或花蕊,洗淨燙煮後,放在篩子裡搓揉邊沖洗,直至苦澀、異味去除為止。搓好的艾葉放入鍋中烤乾切細,加入粄脆中搓揉均勻,放少許砂糖。這種用加入艾草味道的粄(粿)做成皮的食品叫做「艾粄」。而其餡料有蘿蔔絲、香菇、蔥、蝦米、絞肉等,素食者口味則改以芹菜、香菇、豆腐乾、油豆腐、麵筋、香椿、胡椒粉。包好的草仔粿以粿磨壓印花紋,放在塗有一層油的柚子葉、香蕉葉或玻璃紙上,放入蒸籠裡蒸製而成。

  臺灣的清明節掃墓祭祖、九月重陽節祭祖,祭品都有草仔粿。客家人在新墳的第一次掃墓「開青」,通常在農曆元月挑個好日子,準備艾粄(艾草粿)、紅粄(紅龜粿)、發粄(發糕)、牲儀等食品以及金紙、香、燭、炮,上墳祭拜。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