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館務訊息
圖1:國史館許瑞浩副館長主持開幕並致詞
「第12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紀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致力於推動以檔案為基礎的臺灣歷史研究,為提升日治時期檔案的應用,「第12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業於2022年 8 月 25、26 日(星期四〜五)舉行。開幕式由國史館許瑞浩副館長致歡迎詞。
本次研討會聚焦於「日治時代臺灣與南向政策」,鑒於南洋部分國家在大航海時代曾被西方國家據為屬地,且日本在二戰時期亦曾佔領並積極經營;而南海這片廣大的海域,目前也躍居國際關注區域,因其水面上下蘊藏豐富天然資源,同時作為重要的航運通道,戰略地位重要,已成為緊鄰國家爭執之處。數百年來,周邊的國家如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度尼西亞等,都主張在此海域擁有不同權益;尤以,2016年南海爭議案,引起全球矚目。是以,有必要從歷史角度加以研究,以協助後續政策參考,同時也增進國人對南海議題的瞭解。研討會聚集國內專家學者,共發表 17 篇論文。
本次除了論文發表外,還舉辦 1 場專題演講。邀請長期關注臺灣總督府檔案的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鍾淑敏研究員兼副所長,講述「從南支南洋到南方:檔案中的日治時期臺灣對外關係」。主要論述1895年日本取得臺灣後,臺灣總督府的對外關係主軸,從「對岸」政策開始,逐漸發展為「南支南洋」政策,至1930年代後半,隨著「南進」成為日本國策後,「南方」也成了總督府對外關係的關鍵詞。這些用語的實質意涵、臺灣總督府在日本帝國擴張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從臺灣島史的觀點來看,當時的殖民地臺灣在帝國主義國家掌控的亞洲中具有何種特色?對於臺灣史、臺灣人又帶來何種影響?報告透過臺灣總督府檔案來論述上述問題。
本研討會論文發表共分 7 場次(含 1 場專題演講),每場次發表2 至 3 篇文章,並將相似主題集結同一場次,加上時間安排緊湊、內容精采,計有 278 人次參加,發言踴躍。其中論文發表人政治大學法律系陳貞如副教授以視訊方式參與;而評論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李為禎副教授因故無法出席,改由佛光大學歷史學系莊濠賓專案助理教授代為宣讀。
尤其目前為防疫期間,除了加強會場清潔消毒外,參與人員須全程戴口罩、量額溫,然與會人員仍踴躍參與,足見本館深耕檔案研究的努力,獲得各界的肯定與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