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講座陳登武教授
圖1:講座陳登武教授

臺灣文獻講座回顧:「戰後臺灣人權史概述:電影中的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本館於2022年9月22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舉辦2022年第六場次臺灣文獻講座,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登武教授蒞館專題演講「戰後臺灣人權史概述:電影中的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講述關於「二二八事件」的反思、影響,由電影悲情城市、天公金、隔海跳探戈、超級大國民、天馬茶房等影像文本作為歷史分析。

  陳教授首先從「隔海跳探戈」(正式上映改片名為「車拚」 )電影中阿公的生命經歷說起、接著介紹「悲情城市」中幾位主角的對白暗示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天馬茶房青年阿進追求「青春夢」、「自由夢」、「戀愛夢」那遙不可及的夢,所隱含的危機與死亡。另外,還介紹由演員李靜美演唱的「補破網」、「杯底不可飼金魚」等歌曲中有關二二八事件的暗喻。

  「影視史學」(Historiophoty)是1988年美國史家懷特(Hayden White)在《美國歷史評論》(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首創的字彙,主要是透過影像文本進行歷史分析。其中,在臺灣研究影視史學的周樑楷教授將「影視」範疇擴大,說成「影像視覺」,指凡是任何圖像符號,不論靜態的或動態的,都屬於這個範圍。陳教授以影視史學的視角,透過影像與若干文學書寫,討論電影中的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呈現戰後臺灣所經歷的人權發展史。

  最後,陳教授以英國一位中學校長書房布告版上的文字:「幫助你的學生,讓他們變得更有人性。你的努力一定不會製造有專業知識的惡魔、有才能的瘋子,以及有學問的艾希曼。閱讀、寫作及數學僅僅在用來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有人性時,才是重要的」。另一則在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銘刻著一位馬丁-尼莫拉的德國新教牧師留下發人深省的短詩:「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作為本次專題演講的結語。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