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蚩尾(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蚩尾(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蚩尾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https://dict.th.gov.tw

  蚩尾即螭吻、鴟尾,為早期閩南式寺廟屋頂上重要的辟邪物。明代周祈《名義考》記載:「《菽園雜記》:螭吻形似獸,立於屋角上,又云螭吻似龍,鰲魚亦似龍,皆立於屋上者。今殿庭曰吻,衙舍曰獸頭,皆蚩也。殿庭為龍形,衙設為獸形,或為魚形,以別於宮殿,皆以意為之,非其本則然也。」因此為了有別於北方式宮殿建築上的螭吻,故將民間這類「龍頭魚身」的螭吻稱為蚩尾。

  閩南式寺廟中所見的蚩尾,其造型在清代前維持著龍頭魚身且尾部上揚的型態,呈現如神話中蚩尾高翹尾部以噴浪降雨的傳說。清代中葉,蚩尾型態逐漸變化,魚身上的魚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四方伸展的龍爪,後蚩尾龍身高翹的尾部下移,成為四爪著地的行龍造型,後搭配中脊正中的寶珠、寶塔、三仙等,成為現今雙龍搶珠、雙龍護塔和雙龍朝三仙等常見的辟邪裝飾。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