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梅威令所做氣象預報信號旗,掃描號:000097110620467。
圖1:梅威令所做氣象預報信號旗,掃描號:000097110620467。

日治時期臺灣民間與海外氣象報告交換之終止

文 / 鄭文文 / 本館整理組編纂

  清代後期,臺灣與外國貿易的4個港口(淡水、雞隆、安平、打狗)及中國沿岸的國際商港,其海關的實質運作都由英國掌握,為了船舶航行安全,由各稅關附設的氣象觀測站執行氣象預報,並互相交換氣象觀測資訊(註1)。在此同時,有一位在打狗大衛紀念醫院任職的英國醫師梅威令(William Wykeham Myers)(註2)自行設計精密的風雨計觀測氣象,並獲得清朝政府的許可,每天兩次以電報與上海的徐家匯氣象臺互通觀測報告。天氣有變化時,會在大衛紀念醫院的屋頂懸掛自製天氣預報信號旗,提供資料給打狗(高雄)附近漁民、船員及一般人民氣象報告,例如三角形旗代表天氣將變壞,方形旗代表暴風雨將至,菱形旗代表颱風將來襲。讓人民可以預防颱風的危害,避免生命財產的損失(註3)。

  甲午戰爭後,日治初期,許多港口包括安平、打狗等地因戰亂後,缺乏配置觀測必要之器具,而無法提供氣象報告。只有淡水港稅關的氣象臺還能夠運作(註4)。1896年5月臺南縣鳳山出張所所長柴原龜二(後來的鳳山支廳長)上報總督府民政局長,表示現在已經接近颶風(颱風)季節,希望在打狗測候所設立之前,能夠准許梅威令繼續以往的方式,每天兩次以電報與上海的徐家匯氣象臺互通觀測報告。因為梅威令本人並無收取酬勞,而且電報是使用數字通訊,其花費甚少,希望能夠儘快獲得准許由打狗郵便電信局協助每天兩次以電報與上海的徐家匯氣象臺互通觀測報告。這份公文的最後還附註因屬於緊急事件,此公文未經由臺南縣知事層轉,而直接發文給總督府民政局長(註5)。
  
  因為遲未收到回覆,在7月24日鳳山支廳長又去函給總督府民政局通信部長,函文表示之前出差去總督府時,為了此事曾經拜訪土居通信部長;本次再寄上相關氣象報告交換一事的書類抄本,請求其儘速聯絡下屬打狗郵便電信局支援電報的處理。8月7日鳳山支廳長又為了同一件事去函給總督府民政局通信部長,稱總督曾經承諾梅威令先生,請求土居通信部長儘速聯絡下屬打狗郵便電信局支援電報的處理並回信。

  但是從檔案顯示,總督府通信部長直到8月10日才以電報回覆鳳山支廳長,表示當時運作方式是一天3次彙集各地測候所的觀測報告到臺北測候所,再統一由臺北測候所發給外國的氣象臺。所以梅威令所觀測的氣象報告,也請彙集到臺北測候所後再轉給上海的徐家匯氣象臺。另外,由於香港氣象臺固定每日與臺北測候所交換氣象報告,如果臺北測候所收到暴風警報或有險惡天氣時,也會通知梅威令先生;請鳳山支廳長將此轉知梅威令先生本人。鳳山支廳長遂遵命去函梅威令依照總督府通信部長的安排,並告知土居通信部長應連絡打狗郵便電信局支援電報的處理。

  但是情形似乎不如鳳山支廳長的預期,這件檔案的最後一份公文是8月14日由鳳山支廳的內務課長發給轄下的打狗事務所,告知在有正式通知之前,如果收到梅威令先生送來的氣象觀測報告,請該事務所依鳳山支廳長之命令立刻以官方電報發送給臺北測候所。可以推知,最終總督府通信部長並沒有讓打狗郵便電信局支援電報的處理。因為在臺北測候所成立(註6)後,各地的測候所也陸續成立運作,形成以臺北測候所為中心的氣象通報系統,也就不需依賴民間的氣象通報了(註7)。

備註:
註1:〈日治初期臺灣與海外之氣象資訊交流〉,2022年10月25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223期,網址: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index/223
註2:〈日治初期外國醫生申請在臺行醫執照〉,2022年12月8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100064164482778/search/?q=%E5%A4%96%E5%9C%8B%E9%86%AB
註3:「マイヤ-ス天氣豫報ニ關スル件」(1896-08-01),〈明治二十九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五十一卷官房門外事部〉,《臺灣總督府檔案.舊縣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711062。
註4:同註1。
註5:同註3。
註6:「臺北測候所開始ノ件」(1896-08-12),〈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三十一卷交通土木工事〉,《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101029。
註7: 陳文添,〈日治初期臺灣氣象制度重建與資訊交流〉,臺灣文獻季刊別冊,40,2012,頁4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