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剪紙(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剪紙(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剪紙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中國剪紙起源甚早,發展至今成為日常生活的裝飾、文人雅士之創作,幾乎自成一門重要的民間藝術。

  剪紙的運用範圍極廣,用於建築裝飾的「窗花」,是貼在窗紙、窗櫺或玻璃上作為門窗裝飾、「角花」用在窗子角上的剪紙、「團花」則用在屋內天花板中心的剪紙;用於生活器用裝飾的「燈花」是貼在紙糊燈籠的燈屏上,「喜花」是結婚、祝壽、生子、陞官、開市、喬遷的嫁妝和禮品以紅紙剪的吉祥圖案,又叫「禮花」、「嫁妝花」;「繡花」則繡於衣、鞋、帽、門簾、枕頭等刺繡紋樣;用於信仰的「功德花紙」是酬神敬祖、袪病消災和喪俗祭祀用。另外,也有為創作素材的藝術性表現。

  傳統剪紙的原理和方法多利用對稱摺紙剪紙法進行,也就是先摺後剪,從最簡單的對摺剪到複雜的循環連續摺紙剪法、分段摺紙剪法、重覆摺紙剪法、分層次摺紙剪法、綜合摺紙剪法等來剪出圖案。但後來又運用鏤刻方法,使得剪紙的技巧更靈活、變化更大。紙色由單色增加到多色襯色、染色、套色等豐富色彩呈現。

  剪紙題材有歷史故事、節慶喜樂、風俗人情、生肖動物和各種昆蟲植物等,尤其以福祿壽喜文字和吉祥圖案如「早生貴子」、「百年好合」、「事事如意」和「年年有餘」等最受歡迎,均與常民文化人、事、地、物息息相關,剪紙為文化載體,傳達人們對美好事物得祈願與文化的傳承。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