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故鈴江團吉先生紀念碑〉拓本
圖1:〈故鈴江團吉先生紀念碑〉拓本

〈故鈴江團吉先生紀念碑〉拓本紀事及藝術價值

文/何孟侯/本館採集組編纂

  鈴江團吉,日本高知縣人,明治41(1908)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記載他的職務:「通譯兼掌者、銓衡委員、臺灣小學校及臺灣公學校教員檢定常任委員、修身科教授細目編纂委員、公學校教科用圖書審查委員、第一附屬學校主事、第二附屬學校主事事務取(註1)。」在當時可算是中高階的政府教育行政官員。

  本館民國42~46(1953~1957)年間於臺北市萬華區的老松國小,拓得立碑於明治44(1911)年12月〈故鈴江團吉先生紀念碑〉拓本(圖1~3),是當時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艋舺公學校)臺籍學生為紀念其授業老師-臺北師範學校教授,兼任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主事鈴江團吉所立。然而此碑經調查與比對,現已於原址佚失(註2) 。

  碑記鈴江團吉任教期間,對於臺灣本地學生並無偏見,傾囊相授,尤其不認同「新領土難教育」之說,甚受臺灣學生敬重。然而不幸在明治42(1909)年12月8日,卒於任內,得年39歲。碑文提及艋舺、大稻埕地區之地方人士慨然捐資,於當時之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校園內立碑以茲紀念,碑末記「本島人受業生謹誌」,便是以臺灣本地受教學生的名義所立(註3)。

  碑文是由書法家杜逢時(註4)書丹,落款處以「國語學校囑託」頭銜行之,可知杜逢時當時應是任教於該校;於大正年間,官方編訂之《公學校用國民習字帖》即為杜氏之手筆,(圖4)可見其書法在當時是相當主流的風格,亦為日治時期首位臺人於官方教育系統嚴選下獲得認定者,影響層面可想而知。現今於北臺,尤以新莊地區之寺廟楹聯、老字號招牌等,仍然可見書家所留墨跡,蔚為風尚。

  該碑拓之字跡,以古典形式的篆字書額,已可見慎重其事之用心,碑文書體以王字莊楷為底,兼融唐楷中之柳、歐筆法,頗有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之筆韻,字字結體緊實,峻秀遒勁,是屬書家著稱之「蘭舟體」書風。此碑拓除具史料參考外,亦富藝術價值。

註1: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06-1912),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頁114。
註2:何孟侯編著,《石拓藏珍-館藏全臺佚失拓本輯選》,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民110,頁23-25。
註3:日治時期往往以「本島人」指臺灣本地人,相對於「內地人」指涉日本國內在臺者。
註4:杜逢時,號蘭舟,淡水廳興直堡人(今之新北市泰山區),生於清同治12(1865)年,卒於日本大正2(1913)年,得年49歲。日人治臺時期臺人就讀之公學校,一至四年級的習字帖,皆出自其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