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國史館陳儀深館長致詞
圖1:國史館陳儀深館長致詞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凱達格蘭族現況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23年合作辦理8場次原住民專題系列演講,第4場於6月8日(星期四)下午2時,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辦理。本次演講邀請臺灣山水人文學會執行長吳智慶老師主講「凱達格蘭族現況」。

  演講開始首先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做簡短致詞介紹,接著吳老師敘明演講旨意,過去在臺北盆地周遭,長期居住的就是凱達格蘭族,他們分布在桃園、臺北、新北、基隆,甚至遠到宜蘭地區,今日住在臺北地區的居民,必須去了解凱達格蘭族,也是必修的重要知識學問。

  吳老師表示,他原本熱愛登山,在此過程中慢慢地認識了解原住民族,後來也激起他探討大臺北盆地原住民族的想法,這幾十年來,他透過田野調查、口述訪談與實地現勘等方式,逐漸了解凱達格蘭族。

  從口傳歷史中,凱達格蘭族有來自沙那賽傳說,從東北角三貂社地發基後,部分南遷宜蘭平原,部份北遷到基隆,再分往北海岸、淡水八里、桃園南崁、並進入臺北盆地,在淡水河域、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散居,成為以漁獵維生的部落社群,族群間也會與他族相互貿易。

  近代四百年間臺北凱達格蘭族各社遭受西班牙、荷蘭、明鄭軍、清朝、日本的接續統治。族人從主導領地的強盛,到轉賣土地的勢弱。漸漸地轉變了生活模式,如參與清朝軍防事務,棄獵學習漢人的商業模式,勤讀漢學考功名加入仕紳行列,有些人遺失了對凱達格蘭族的認同,造成人口漸漸流失。但凱達格蘭族的遺跡,在大臺北地區還是普遍可以看到。

  吳老師接著表示,他在20年前開始,與凱達格蘭族長老長期合作互動,並辦理了不少尋根活動,例如2002年在北投策辦刺桐花開平埔文化祭、2003年在貢寮策辦三貂開基社祭祖會飲,以及在2004年臺北建城120週年慶的盛會中,族人受邀入臺北城參與文化盛會,吳老師鼓勵族人以不缺席的方式,表達凱達格蘭族在臺北建城發展史中,也有付出其貢獻。

  最後,吳老師吟唱一段,他過去發掘的凱達格蘭族舊謠「淡水各社祭祀歌」,並以加強尋親結合、建立良好形象、記錄整理、文教宣導、提升社會地位、等待再創良機,作為對復振凱達格蘭族的願景期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