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蔣中正的專機美齡號,資料來源:〈領袖照片資料輯集 (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1-00007-270
圖1:蔣中正的專機美齡號,資料來源:〈領袖照片資料輯集 (五)〉,《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50101-00007-270

1946年蔣中正的首次來臺

文 / 李澍奕 / 本館編輯組專員

  根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資料,「1946年10月21日蔣中正首次來臺,出席臺灣光復周年紀念會」(註1)。當時才剛打贏對日抗戰,蔣中正身分是訓政時期國民政府主席,戰後要巡視各個占領區恢復的情形理所應當。根據國史館典藏「蔣中正總統文物」,關於1945年9月戰爭結束後,到隔年10月前的資料,有關蔣中正的足跡大致如下。9月3日日本遞呈降書正式投降時,當下蔣中正在陪都重慶舉辦受降紀念日,五院院長等一字排開;9月18日還在重慶舉辦的國民參政會茶會上,與毛澤東握手致意,基本上都還在重慶接見或處理戰後事項。9月底,先到西昌視察,西昌當時屬於西康省,1939年設置西昌行轅,以作為重慶淪陷後的備用方案。雙十國慶再回重慶慶祝,之後去敘瀘閱兵(瀘州、敘永,都在重慶附近)。11月11日到達北平,拜會美軍駐軍、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及孫中山先生過世時曾安放過靈柩的碧雲寺。11月18日抵達國都南京,但中央政府仍在重慶尚未完整轉移。

  1946年2月,農曆新年後,前去視察上海,隨宋美齡掃墓,以及前往杭州,視察筧橋機場等設施。4月到了重慶,中央政府機關移轉工作告一段落,重慶國府的地位轉移,蔣中正來此告別川中父老。之後蔣中正又跑了一趟西安、河南新鄉、武漢等地,接見軍事將領。之後回到了南京,前後接見了美國前總統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代表美國主持戰後救賑工作)以及陸軍參謀長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和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5月5日主持政府正式還都南京的慶祝大典。5月23日前往瀋陽,當時國共已在東北長春一帶有所衝突,瀋陽也算鄰近前線了,離開瀋陽後再到北平視察,之後返回南京。7月7日在南京主持對日抗戰紀念日大會後,蔣中正到廬山避暑,馬歇爾夫婦、新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也一起上廬山,此時國共內戰已經正式開打,相關文書使用「對『共』戰術」的字眼了。蔣中正9月下旬離開廬山到南昌及贛州訪視,返回南京,並接受各方對自己的60歲生日的祝賀,以及主持國慶日活動。10月21日,搭上專機前往臺灣,人生首次登陸臺灣。

  10月21日12點45分,蔣中正和宋美齡搭乘「美齡號」專機從南京出發,15點42分飛抵臺北,用時不足3小時,比之現在的客機只晚1小時。在松山機場接機的,有陳儀、李翼中、葛敬恩、柯遠芬、李永邦、黃朝琴等,接下來由青年團團員兩位女學生代表,臺北女子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王月霞、臺北女二中(今中山女中)黃碧白代表省民向主席伉儷致敬,之後至行轅休息。與蔣中正隨行的有國民政府軍務局長俞濟時、總務局長陳希曾等(註2)。

  22日下午則由陳儀夫婦、葛敬恩、柯遠芬等陪同,先到圓山臺北忠烈祠參觀,不過從照片來看,整體還是「臺灣神宮」的格局,鳥居、石燈籠、神社建築都還在。然後行經草山,鳥瞰臺北市景等活動。23、24日,到中部訪視,從臺中到日月潭過夜,並且重點視察日月潭發電廠。在臺灣電力公司的《蔣主席及夫人視察日月潭記》有詳細記載(註3),簡述如下:

  蔣中正伉儷於10月23日下午4時到日月潭的涵碧樓,然後從涵碧樓碼頭搭船到光華島(日治時期叫玉島社,又名錫佳島,1946年4月資源委員會錢昌照委員長改名光華島),環繞一週,於水社取水塔登陸。由臺電總經理劉晉鈺講解日月潭水力發電機能,蔣中正大喜,再搭船前往引水口察看,詢問整體工程的各項細節,興致盎然,到了太陽西下才返回涵碧樓。隔天上午到第一發電所,蔣中正先是詢問發電廠內設備的各項細節,幸得臺電陪同官員都是留美學人,未被問倒。巡視第一、第二發電廠的模型後,蔣中正揮毫題「大觀」,宋美齡題「鉅工」,成為兩個發電廠的名字。之後,蔣中正接見兩位工程師,臺籍的鄭開傳(註4)、日籍的鈴木友一,並與之握手致意。事後鄭開傳說:我要好幾天不洗手;鈴木大哭嘆,沒看過日本天皇,卻可和中國領袖握手。之後蔣中正請陳儀撥發10萬獎金給日月潭發電廠。參觀發電機組時,看到龐大的機具只需幾人操作就可以提供全臺電力,宋美齡驚呼Wonderful!最後午餐在高山族的歌舞表演中渡過,下午專車到臺中。這兩天陪同人員有陳儀、臺電總經理劉晉鈺、臺電處長孫運璿、發電所所長蒲敏仁。

  蔣中正在臺中時還參觀一個香蕉園,24日下午搭機到臺東,前往縣政府辦公室、臺東機場校閱儀隊等,當地原住民族穿著傳統服飾,獻旗歌舞歡迎,也有原住民族小朋友與蔣中正伉儷合影。25日是臺灣光復節,蔣中正在臺北中山堂主持慶祝大會,也主持第一屆全省運動會開幕式,以及晚間的茶會及晚會。26日沒公開行程,27日就搭飛機經上海返回南京。

  從臺灣當地的媒體反應來看,《民報》在22日就刊出社論〈恭迎蔣主席蒞臺〉,表示蔣中正在「650萬臺灣省民待望中的臺灣省民」來臺,接下來講述日人統治階段,蔣主席帶領國人抵抗日人,由衷感謝。接下來話鋒一轉,「然則光復以來,已經過一年餘,因由祖國移來不少的壞習氣,加之貪汙案情續出,而且有以征服者之對待被征服者的優越態度,使臺胞們發生的極大的憤懣與不快」(註5)。《民報》為1945年10月10日所創設,林茂生任社長,屬於民營報業,雖然對中國政府有所期待,但也不是全盤接受。因此在蔣中正訪臺這種大條新聞,居然不是在10月22日的頭版,而卻把這篇抨擊行政長官公署的社論擺在頭版,蔣中正來臺的新聞放在3版,而頭版一律放國際大事,2版則是中國的事情。難怪在228事件之後,《民報》就被當局撤銷。

  最有趣的是10月24日的《民報》頭版,出現一份陳情書,題名〈歡迎蔣主席暨夫人蒞臺!同時特敢借報端冒瀆向主席陳情〉。宗旨是「為對於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以前依照不動產登記法之不動產買賣請確認有效由」,內容是有關日治時期人民財產的交易權利。領銜的三位提案人,為李清枝、林煶灶以及蔡萬春。林煶灶(林尚志)是大同公司創辦人,李清枝(工業講習所畢業,從事鐵工業),但凡與日人地產轉移有關的申訴都是他領銜。蔡萬春當時經營大萬商場與旅社,日後創辦國泰與霖園集團。此訴案在同年的8月15日就上書陳儀,當時的申訴人陣容更大,領銜的還是蔡萬春、蔡紅(蔡萬春之父)、李清枝等等,贊同者有「臺北市區長全員」,以及林熊徵、王添丁、林茂生、臺北市參議員全員等等,但此件日產轉移如何認定的案件,遲遲未有下文,因此就登報要給蔣中正看。見報後,11月5日公署法制委員會回復李清枝等,「呈請去年十月十六日以前不動產買賣為有效乙案,查本案具呈人未將買受契約及登記證書呈繳,應仍將應繳證件送呈以憑核辦」(註6)。因為附件中只有放陳情書,不知是需要個案認定或陳情人想要通案認定。所以,李清枝等人就上書更高層級,直接投到司法院和行政院,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深入探究(註7)。

  《民報》裏頭有關蔣中正在臺灣的行程,署名都是「中央社」,可以想像蔣中正身邊不會有官方以外的記者。因此,民報的記者,就只能去訪問各個團體要怎麼籌備歡迎會,比方說全省婦女代表,廣播電臺、三民主義青年團等等。其中全省各團體為了要幫蔣中正祝60大壽,包含臺灣省參議會也要募資建「介石館」等。而民報的社論依舊表達對當局的不滿,10月25日當天的頭版還是國際新聞,社論〈紀念光復周年〉前面一大段寫期待打敗日本人迎接祖國,現在又等到偉大的蔣主席與蔣宋夫人親臨臺灣,然後話鋒一轉,「我們過去一年中所遭遇的許多不平、不滿、不快的種種事,應當作昨日死」,並表示「想蔣主席必能深察民隱、激勵、感化在臺各機關服務人員,改變向來有對不起臺胞們的惡作風」。這已經是攔轎申冤的呼喚了,可見當時終戰未滿一年的時點,臺民對陳儀及官員就已累積諸多不滿。

  對蔣中正來說,來臺的這個時間點,已經和共產黨打起來,所以蔣在10月26日,日記中陳述,「臺灣尚無共匪之細胞,可稱一片乾淨土,應珍重建設,使之成為全國之模範省也。此次巡臺在政治心理上,對臺灣民眾之影響必比東北更大也,私心竊慰(註8)。」在當時時空背景下,蔣這次出訪,陳儀幾乎全程都跟在旁邊,因此對於臺民的呼籲,恐怕也是被隔絕在外,看不到也聽不到了吧。

註1:〈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收錄於中正紀念堂網站,網址:https://www.cksmh.gov.tw/content_550.html
註2:《民報》,1946年10月22日,版3。
註3:〈臺灣電力公司概況〉,《資源委員會》,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3-010306-0599
註4:關於鄭開傳的介紹,可參考林炳炎,〈臺灣經驗的開端-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作者自印,1997年。
註5:《民報》,1946年10月22日,版3。
註6:「李清枝呈請不動產買賣有效核復案」(1946-11-05),〈法委會財產買賣〉,《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326630011004。
註7:〈行政院為臺灣敵產停止移轉日期一案〉,《司法院》,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15-010312-0082
註8:〈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收錄於中正紀念堂網站,網址:https://www.cksmh.gov.tw/content_550.html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