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嗩吶(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嗩吶(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嗩吶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https://dict.th.gov.tw

  嗩吶分布於世界各地,源自於伊斯蘭世界,各地名稱略有不同。波斯語為surnay,土耳其語為zurna,阿拉伯語為zorna,印度語為shahnai或sahnai。在臺灣民間以“吹”稱之,而依其形制大小又可分為大吹、小吹、叭(達)仔三大類。

  大吹(大型嗩吶)和叭(達)仔主要用於北管系音樂中,大吹用於各式鼓吹形式的樂曲中,叭(達)仔則是擔任扮仙戲中若干曲牌的伴奏,也是某些陣頭的主奏樂器。小吹又稱玉噯為中型嗩吶,常見於南管十音合奏、梨園戲、道教或釋教後場音樂中。

  大吹又可依樂器大小及使用場合細分為一號吹、二號吹、三號吹。一號吹多用於道教儀式後場或戶外鼓吹陣頭,今已少見;二號吹則是用於一般北管館閣排場或戲劇後場;三號吹則多出現於布袋戲後場或客家音樂中。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