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藏介紹

圖:嚴禁冒籍應考條例碑記拓本(登錄號19580010222)
圖:嚴禁冒籍應考條例碑記拓本(登錄號19580010222)

嚴禁冒籍應考條例碑記拓本

文/林明霏/本館採集組科員

  客家人究竟何時來到臺灣,官方資料及歷史文獻尚無定論,但一般認為在17世紀鄭氏時期,而大多是清領康熙時期之後陸續遷入,有來自廣東東部及福建漳州、汀州地區的客家人,由於以廣東省居多,故有「粵籍漢人」之稱,爾後亦常有以「粵」稱客家人之說法。當時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規定人民不准「隔省流寓」遷居他省,閩人常稱粵人為「客人」、「客仔」或「客子」,藉此排除他們應有的權益。科舉制度在各省設有學額限制,因此清領早期粵人在臺應考資格受閩人以「隔省流寓」為由所排擠。

  在康熙60(1721)年朱一貴事件,下淡水溪區(今六堆)的粵人挺身而出,守衛家園。受封「義民」身分,皇帝御賜「懷忠」匾額,成為粵人向清廷爭取學額的有利工具。乾隆4(1739)年巡臺御史楊二酉受粵人陳情,向乾隆皇帝報告「粵人或閩人皆由大陸遷來,排除粵人應考資格於法無據,且粵人在朱一貴事件協助平亂有功,早已視臺灣為家鄉」,即於乾隆6(1741)年將原有的臺灣學額畫歸閩籍,另增設粵籍專屬生員學額8人,為粵人取得在臺參與科舉的機會。清朝全臺舉人200餘位,粵籍占33位;進士33名,粵籍占6名。

  科舉考試以「戶籍」確認考生身份,卻時而發生他省學子冒籍應考情形,稱為「冒籍」。乾隆20(1755)年諸羅縣文廟將完工之際,諸羅縣知縣徐德峻就頂考冒籍之惡習,提出釐清方法,地方鄉紳立碑(圖:嚴禁冒籍應考條例碑記拓本,登錄號19580010222)公告警示,以遏制當時科舉之頂考混冒情形。

※本館珍藏文物,均可於文物查詢系統 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th_collectionsweb 查得詳細說明。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