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臺灣全志人物志政治經濟篇》封面
圖1:《臺灣全志人物志政治經濟篇》封面

三義木雕推手-劉恴春(1915.12-1999.8.10)

  劉恴春,大正4(1915)年出生於今苗栗縣三義鄉,為家中次男。恴春之名,為其擔任漢醫的父親所取;「恴」字,就是「德」,兩字音義相通。劉恴春3歲時喪母、10歲喪父,只好依賴叔父撫養,8歲入三叉公學校就讀,1928年自公學校畢業。因家境清寒,無法升學,只能在叔父經營的藥店當學徒。

  由於藥店學徒工作呆板,收入有限,劉恴春於是改提藥箱推銷西藥,後來又收購山產從事貿易。之後,發現臺北茶商需要輕便耐用的繩索來捆貨箱,便改為製售香茅草繩,但隨即因盟軍轟炸,戰爭影響下停止生產。然後,又從事編織草鞋、研製辣椒醬和製售豆腐,皆無成果。25歲時隻身帶著20圓前往上海,發現上海中藥鋪枳殼缺貨,遂返回苗栗收購柑桔製成枳殼銷售上海。可惜,後來收購薑黃,交易失敗虧本。之後,劉恴春又嘗試煉製樟腦油、焗蒸香茅油、做醬菜、從菜販、製茶、收購洋菇加工出口、製造桶裝竹筍、經營雜貨店……等工作。

  日人治臺時期,三義為樟腦著名產地。三義人吳進寶在開發山坡地時,無意中發現出土的樟樹根,加以整修成藝術品,從而發展出三義的木雕產業。吳進寶之子吳羅松是著名的木雕師傅,曾與日籍美術老師學習人像、動物和天然造型的雕刻技術3年,之後和日本人合辦「雕刻藝術傳習所」。劉恴春年輕時,曾在此習藝出師。1946年,劉恴春在三義中正路創設興業物產公司,開始跨足木雕事業,從事產銷工作,作品主要有水牛、果籃、衣箱、天然桌、三段桌等。(註1)

  開業之初,曾提供數十件作品至臺北市中山堂參加工藝品展覽,並將雕刻藝術寄賣于旅社、工藝品店,甚至開發上海市場的銷路。1949年,因中國政治局勢,生意受挫,後來則轉往日本東京、新加坡等地,可惜都不順遂。

  1959年到1963年,因政府政策輔導,行政院、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鼎力向國際介紹,三義木雕業者全力生產,產生網絡擴大,建立起三義雕刻的名氣。其次,三義木雕的起飛可歸因於吳羅松從福州聘請四名雕刻師傅來臺傳授更精湛的雕刻技術,大幅提升三義木雕的品質,作品種類也更加繁多。1950年正值韓戰爆發,臺灣成為美軍的後勤補給基地,駐臺美軍喜愛購買三義木雕,為外銷美國打開一條新路。一名到三義的美國記者,看見木雕工廠前面堆放著奇形怪狀的木頭,因好奇而入內參觀,之後讚譽有加,透過美國新聞處的報導宣傳,吸引外國觀光客前來參觀購買。之後隨著日本戰後重建,經濟進步,日本客再度回頭購買三義木雕,外銷日本市場的數量更勝於美國市場。1964年尖豐公路開通,三義交通更為便利。同時,委託貿易商擴大外銷市場,三義人投向木雕業的風氣更為興盛。1966年以後,三義木雕進入巔峰時期。

  劉氏的業務穩定後,將「興業物產公司」改名為「湧富有限公司」;同時創設「百吉行」,作為雕刻藝品的陳列室兼門市部。1976年,在警備總司令的要求下,百吉行設立了實習工廠,傳授刑度較輕的受刑人木雕技術,學得一技之長。1979年李行拍攝電影「小城故事」,將百吉行的故事納入該片劇本,並且在百吉行拍攝有關鏡頭。小城故事由林鳳嬌、鍾鎮濤主演,歌曲的主唱是鄧麗君,隨著電影的上映,主題曲耳熟能詳,三義木雕的知名度更為響亮。

  後來,劉氏又跨足陶瓷產業,以外銷為主。1980年利用從前警總職訓總隊駐過的宿舍成立「百億企業社」,專營朱泥茶具的製造,敦聘日本技師前來指導,生產日式單柄茶壺,壺上刻花紋、刻字句,雕刻技術與製壺兩者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風格。

  劉恴春除具生意長才外,為人交友廣闊,與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熟識;有不少政治人物皆是座上賓,李登輝也曾5次到訪。他精通日文,太太賴盡妹則擅長英語,三義地方人稱他為「阿卵伯」,他生前常說,從事企業有「三明」,那就是「聰明人想得通」、「精明人問得細」、「高明人看得遠」,一個人要多想、多問、多看,自然不會弄錯。(註2)

註釋:
註1:吳忠政,〈三義木雕最早的發現者-吳進寶〉,《苗栗文獻》,39期,(2007年3月),頁47-49。
註2:劉振輝,〈三義木雕成功經營者-劉恴春〉,《苗栗文獻》,39期,(2007年3月),頁50-54。全文摘自王振勳、王靜儀、顏清梅,《臺灣全志卷.十三.人物志.政治與經濟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年),頁281-282。

參考資料:
1.專書
王振勳、王靜儀、顏清梅,《臺灣全志卷.十三.人物志.政治與經濟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年。

2.期刊論文
吳忠政,〈三義木雕最早的發現者-吳進寶〉,《苗栗文獻》,39期,(苗栗: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07年3月),頁47-49。
劉振輝,〈三義木雕成功經營者-劉恴春〉,《苗栗文獻》,39期,(苗栗: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07年3月),頁50-5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黃宏森
行政指導林明洲
總 編 輯胡斐穎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