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劉前館長趣談蒐藏
劉前館長趣談蒐藏

臺灣文獻講座:【趣談蒐藏】

時間:98年3月3日上午10時至12時
講座:劉峰松先生

趣談蒐藏─以劉峰松為例
  逛書店是我服役假日最大的興趣,由看書買書開始了我的收藏嗜好歲月,直到在舊書攤邂逅張良澤教授受到他的影響,我單純蒐集、買舊書的習慣開始大幅擴大,且隨著工作與時間的增加,蒐藏的類別也愈來愈廣,可以說在我財力可及的範圍內已是無所不蒐;「蒐藏」慢慢變成我生活上的一大樂趣,已到了至死無悔的境況了。
  「蒐藏」有某些有趣的現象,像是1.能想到的東西,都可能有人蒐藏,2.你想不到的人,都可能是蒐藏家,3.寧可單身、寧可離婚、寧可借貸、寧可貧窮、寧可坐牢、寧可死掉......。
  當然每個蒐藏家的動機各不同,也千奇百怪,有的是以尋寶的心態進入蒐藏的世界,以遊戲、競爭、快感、及滿足各種型態樂在其中,還有的是貪小便宜:例如撿便宜,因此是跳蚤市場的常客,其他更奇特的動機如,1.炫耀:地位、財富、名望,2.時尚:流行,趕不上則自覺丟臉,3.猶太心理:待價而沽、生意經,4.逃避:自閉症、避風港、調劑一下,5.習慣:習慣的奴隸,不能自拔,6.懷舊:戀母情結、感情太深太重,7.惜物:惜物、環保人士,8.補償:有做錯事或挨餓過,9.救贖:救文化非我莫屬、苦行僧,10.自我實現:人生算計、策略,11.樂此不疲,永無止境,12.台灣不亡,文獻長傳,13.人魚兩得,東西通包,14.心情故事等,沒完沒了。
  有人覺得蒐藏本身不需學問,我個人卻覺得喜歡蒐藏的人還具有某種理直氣壯的長處,譬如說,有說服自己去蒐、去藏之正當性的能力,也就是讓蒐藏合理化的智慧、有辨識與欣賞的智慧、有保護與管理的智慧及持有與施捨的智慧。但蒐集不是結束,蒐集之後的整理是另一種挑戰,但這方面需要某些條件配合,如空間、溫度等設備。
  有人覺得酷好蒐藏的人實在不可思議,但這個領域的人既無傷於他人,又可自娛,何樂不為?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發 行 人 / 謝嘉梁    行政指導 /  林金田    總編輯 /  劉澤民 執行編輯/ 黃啟泰 編輯小組/ 邱滿英 林志祥 黃淑惠 鐘登崇 蔣美貞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洪士耕 華香安 館址:54043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