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一-開業證明《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24890090237
圖一-開業證明《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24890090237

被淡忘的六堆名進士之後–江景勤

文/郭淳瑜/本館編輯組研究助理

  江景勤,清光緒20年(1894)3月2日出生於新北勢,卒於民國60年(1971)。其祖父江昶榮(1841~1895)為清代六堆僅有的三名進士之一,父親江福霖(1868~1927)為清代秀才。明治38年(1905)進入阿緱廳內埔公學校就讀,明治43年(1910)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大正4年(1915)自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取得醫師資格,並奉派至家鄉的阿緱醫院擔任公醫。大正6年(1917)回母校擔任內科研究工作,隨即派往京都帝國大學醫科大學附設醫院任職及學習,同年十月至東京北里研究所參加講習。大正7年(1918)返台後,擔任總督府醫學校助教授,兼任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醫務囑託。後來陸續擔任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助教授、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技手、臺灣總督府醫院醫官補等職務。大正12年(1923),江景勤以神經衰弱的病症為由,辭去臺灣總督府醫院醫官補的職務,離開了公醫體系。其後,與江立托於大稻埕合開兩江醫院,後因江立托於新加坡開業,遂獨立經營。

  江景勤的祖父江昶榮在六堆地區眾所廣知,其原因主要是:

  一﹑坎坷受阻的仕途與為人稱道的孝心:清光緒9年(1882),已經四次落榜的江昶榮,終於在第五次會試以42歲之齡高中進士,派任四川即用知縣。但回臺省親後,卻因中法戰爭爆發,無法前往赴任。光緒11年(1885)冬末,才抵達四川任所,但因逾期而被議罷官。光緒13年(1887),因復官無望故回返臺灣,但於路途中,身在臺灣的老父卻過世了,想要「甘祿榮親」卻未能遂償所願的江昶榮,自此對仕途態度轉為平淡,從而投入文化教育。

  二﹑江昶榮刻印鄉試中舉的硃卷(註)木板,為地方後進的士子,提供了科舉應考時可以效法的範文。晚年於內埔的昌黎祠和南臺灣各地講學,提升地方的藝文風氣。

  三﹑清代鳳山縣境內的隘寮溪經常氾濫,造成內埔、竹田等地的水患,影響農作及居民生活。清光緒19年(1893),江昶榮與黃星樓共同倡議募款興建隘寮溪堤防,同年秋,因經費不足、工事不固,堤防被沖毀。但這樣的精神,影響了後繼的邱毓珍、鍾晉郎二,興建昌基堤防。最後於昭和11年(1936),鍾幹郎擔任內埔庄長時,完成了隘寮溪的疏導整治,使內埔、竹田不再受水患侵擾。

  四﹑清光緒20年(1894)清日甲午戰爭爆發,六堆官民以江昶榮為首,倡議重修忠義亭,凝聚了民氣與忠義氣節,不僅作為六堆的精神象徵,後來也為抗日義軍的總部。
  
  分析臺灣總督府檔案中,江景勤相關檔案特別多的原因:

  一﹑成為總督府治理下的典範象徵。以孝悌著稱的名進士後代,面對國家機器的力量,也不得不低頭。雖然江景勤的父親江福霖,也曾經帶著一家老小回到廣東的老家,但因無法適應,遂回內埔竹圍居住。既然選擇回到臺灣居住,就必須遵從統治規則。

  二﹑除了宣示了上述的國家力量權威之外,更表示總督府對臺人意見領袖的禮遇,霧峰林家便是臺灣總督府對待臺人意見領袖的最好例證。先人的國家意識及政治立場,並不會造成其後代遭到臺灣總督府的打壓、排擠。只要不採取武裝反抗的方式,舊有意見領袖們及其後人,反而受到特別的禮遇對待。臺灣總督府面對臺人意見領袖頗為容忍,採行溝通方式、並接受陳情等集會活動。藉此以安撫民心,達到順利統治的目標。

  三﹑現代新式學校教育取代了清代的科舉取士。名進士之後改由新式教育,再次確立了社會地位之優勢,顯現了新式學校教育於社會階層流動所扮演的重要性。既有的士紳階層,必須要讓下一代接受新式教育,才能在臺灣總督府新建構的社會結構中取得優勢地位;同樣的,普通平民百姓,亦有藉此而向上流動的機會。此外,彰揚技術類別等科學學科之前景,引導臺人往此方面學習。不使臺人接觸政治、法律等學科,以降低對政治事務的參與。

  至今,江昶榮依然在六堆的各項文獻及研究中不斷被提起,但其後嗣江福霖及江景勤,卻逐漸的被淡忘了。身為前清秀才的江福霖,雖不若其父親有著諸多顯赫事蹟,但一直於內埔地區從事文化教育工作,貢獻不小。而由總督府檔案中,關於江景勤的諸多紀錄,可見殖民政府對江昶榮後人的關注。據此可推測,當時江福霖於六堆地區應該依然扮演著地方意見領袖的角色。備受總督府關注的江景勤,北上臺北大稻埕開業行醫,活動重心已不在祖居地,對六堆政治及文化教育事務的參與度減少,不若祖與父為地方之意見領袖。戰後,不再被統治者關注的江景勤,便自然的為六堆民眾所淡忘了。

註:
所謂硃卷,即舉子的試卷彌封後交謄錄生用硃筆重新謄寫的卷子。考生用墨筆所寫的試卷稱為「墨卷」,亦稱為「闈墨」。硃卷的作用是使考官無法辨識應考者的字跡,以防止其舞弊。在清代亦有一種風氣,新中試的舉人、進士,都要將自己的試卷刻印以分送親友,親友在其開賀之日亦必還贈禮品以表示祝賀。這種刊刻的試卷雖係墨印,亦稱為硃卷。顧廷龍主編:《清代硃卷集成》(一)頁1-2,台中,1992年1月,成文出版社。

參考資料:
王嘉弘,〈江昶榮進士漢詩考述〉,《中國文化月刊》287期
王嘉弘,〈江昶榮進士年表與後人勉懷作品附錄〉,《中國文化月刊》287期
《屏東縣內埔鄉人物誌》,屏東縣內埔鄉,社團法人屏東縣客家聯合扶濟發展會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廖志明 總 編 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林志祥 邱滿英 鐘登崇 黃淑惠 黃啟泰 謝東勝 王嵐渝 蔣美貞 洪明河
至最上方